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馬英九主張 進行路線大辯論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鈺婷╱台北報導〕國民黨中常會昨通過國親二黨合併案,會議過程針對補正程序或由中常會直接通過提案,二派意見交鋒,有中常委形容,昨天的中常會是民主派抗爭,以「馬」首是瞻,在馬英九等人堅持下,中常會最後才做出必須經黨代表大會追認,且須舉辦分區座談的結論,扭轉黨中央原擬直接通過提案的既定計畫。

有中常委預估,只要分區座談開始舉辦,中南部的反彈聲浪將陸續發酵,屆時黨中央不得不正視地方聲音。

立委轉述,黨中央原擬的連戰裁示稿內容,是由連宋合組工作小組,繼續推動二黨合併,並由組織部門通報各級黨部、公職人員、黨代表及全體黨員「全力支持」。

據轉述,連戰裁示的發言說到一半,馬英九發言表示,合併是正確的方向,但時代不同了,黨內民主機制也要啟動,如果我們批評民進黨不民主,自己的做法卻是反民主,那有何資格批評別人;有些人認為,開會討論的聲音越少越好,但討論過程不能忽略各種不同意見,提案雖是「由上而下」,但決定一定要「由下而上」,符合民主程序,才有意義、才有力量。

馬英九也表示,國民黨不能以二黨合併取代黨的改革,檢討選舉問題,也不能全放在「二顆子彈」上,否則會失去重新出發的機會;他建議,國親合併前,必須先進行「路線大辯論」,畢竟國親二黨屬性仍有不同。

馬英九的說法隨即得到包括吳伯雄、陳金讓等大老聲援,陳學聖、徐中雄、許舒博等人也發言呼應,陳學聖直言,黨中央通令各黨部全力支持,實在太八股,程序也不民主。

雖然連戰最後裁示舉辦分區座談會,但未同意辯論,連戰還特別說要把「理性才會造成分裂,感性與信仰才會促成團結」這句話送給馬英九參考。

另外,中常會昨也針對國親究竟是打破重組,還是親、新等政黨「回娘家」討論,陳學聖發言說,親民黨有些人公開說一輩子都不會加入國民黨,這對國民黨員來說是莫大的侮辱;中常委王又曾說,「以企業經營的觀點來看,一定是親民黨跟我們合併」。

〔記者陳曉宜╱台北報導〕國民黨中常會昨天無異議通過國親合併案,因未參加會後記者會遭到外界質疑的台北市長馬英九強調,他還沒考慮過是否要爭取合併後的黨主席之位,並解釋未參加記者會是因會後與幾位立委溝通耽誤了時間。

馬英九表示,雖然大家都贊成國親合併,但仍必須有黨內的民主化程序,在工作小組完成後,應該到各地方進行座談,讓基層不同的聲音和意見浮現出來,也可以讓整個合併案推動起來更有活力和正當性。

馬英九表示,至於政黨名稱,大部分人覺得改名問題不是關鍵,而是合併後黨的願景、核心價值、人事、組織與財產等問題比較重要。

馬英九表示,推動合併不代表能夠取代黨的改革,黨的組織、人事、財產改革等都是並行不悖的,至於他自己是否競逐黨主席之位,他說目前未考慮過這個問題。

馬英九也說,新黨同屬泛藍陣營,國、親先談好合併之後,再找新黨不遲。(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