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三十日電)外交部中南美司司長侯清山表示,多米尼克與中國建交,除中國口頭承諾給予大額經援外,一名女台僑董立群居中牽線也是重要關鍵。他說,董立群是安地卡(Antigua and Barbuda)駐中國代表,再加上多米尼克總理史卡利一意孤行,以致中華民國宣佈與多米尼克斷交。
外交部長簡又新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中華民國與多米尼克的關係,在今年初因為前任總理突然心臟病發過世後,就產生變化。
簡又新說,現任總理史卡利以三十二歲的年紀接任新總理,在身為教育部長時期便曾擅自與中國聯繫,當時曾在多國引發相當多的議論。
簡又新認為,史卡利由於年紀較輕,較不了解國際政治,也對多國與中華民國的實質關係認知不夠,但這段時間當中,外交部已多次向陳總統報告,因為多米尼克新總理的因素,兩國邦交可能生變,外交部亦與中華民國駐多米尼克大使高青雲及駐多米尼克的代辦廖東周保持密切聯繫。
他強調,外交部一確知中共與多米尼克簽署建交公報後,也在今天凌晨零時三十分向陳總統與行政院長游錫堃報告。
侯清山指出,史卡利在今年元月八日因前總理意外心臟病發逝世後接任總理,在元月十六日便向中華民國提出將近五千八百萬美元的援款計畫,當時外交部就警覺到史卡利的用意。
侯清山表示,外交部對於史卡利的動向一直充分掌握。雖然史卡利就任後仍與廖東周保持聯繫,但外交部仍察覺出史卡利有其他動作,像二月間就有一華人女子董立群居中替史卡利與中國牽線。
他指出,史卡利於三月十六日赴美國行前一晚仍接受廖東周的踐行,但當時史卡利已對其行程交代不清,外交部當時便密切注意其行蹤,果然在兩天後廖東周就無法與史卡利聯繫,外交部最後透過管道得知,史卡利經由香港、澳門轉進中國大陸,並在三月二十三日與中共簽署建交公報。
他說,董立群原在台灣出生長大、後赴美國唸書,在休士頓亦有餐館生意,後因多米尼克販售公民護照,即申辦人投資五萬美元,一家四口即可獲得多國護照,董立群此後就介入多國護照生意,作法有二:一是將五萬美元直接存入政府銀行,另一做法是到當地投資董立群所經營的旅館。
侯清山指出,董立群介入多國護照生意後,業務成效不佳,原規劃出售八百戶,最後僅吸引三百戶,而多數投資人為中國大陸人士,商業糾紛不斷,旅館最終也未能蓋成,董立群遂離開多國至安地卡,而安地卡則任命董立群為安國駐中國大陸代表,因此她便遊走於中國大陸與加勒比海各國間。侯清山說,目前中華民國給予多米尼克的貸款有一千多萬美元,將以法定程序收回,至於撤館部分,則待進行必要手續後,完成撤館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