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丁勻婷╱台北報導〕中國矽酸鈣板含石綿惹禍,易造成台灣勞工石綿肺,甚至肺癌,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調查指出,國產品無問題,不過,不少業者因中國貨價廉而大量引進,為求自保,營造、木工、裝潢等勞工應戴N95口罩施工。
勞委會表示,經研究發現,國內生產矽酸鈣板已不含石綿,含石綿者屬於進口貨品,而且多自中國輸入,由於無法管制中國生產端,該會決定在年底前於職業工會辦理說明會,向勞工宣導。
勞委會指出,使用含石綿的矽酸鈣板不僅造成施工勞工暴露粉塵環境,若在已有人員居住的室內實施隔間裝潢時,可能因飛揚的粉塵不易清除乾淨,危害居住者。
勞委會表示,過去許多建材含有石綿,吸入石綿纖維粉塵者可能導致石綿肺、肺癌,近年因安全意識增強,各國多管制含石綿材料,使用高分子纖維、紙漿等替代品。
勞委會指出,經該會初步探討發現,含石綿的矽酸鈣板於切鋸破碎時,確實會釋出纖維狀石綿,若以電鋸機械工具裁切時,粉塵量更大,因此,雇主及勞工應加強注意使用呼吸防護具。
目前國內並未規定耐火材料不得含有石綿,含有石綿者並未違法。不過,為了勞工健康起見,勞委會建議業主儘量要求使用不含石綿耐火材料,「愛用國貨」,營造、土木、裝潢業者也儘量使用不含石綿建料。
勞委會也呼籲,勞工裁切耐火材料時,儘量不要使用機械裁切,以避免粉塵飛揚,而且建材外觀不易判斷是否含有石綿,勞工宜養成使用呼吸防護具習慣,最好使用N95以上等級的防塵口罩,才可避免吸入含石綿纖維的粉塵。
〔記者陸敬民╱台北報導〕針對中國製矽酸鈣板內含石綿的問題,建材公會總幹事王榮吉表示,站在產業界的立場,他支持禁用含有石綿成分的進口建材。內政部營建署建管組官員指出,為回應各界對禁用石綿建材的共識,其實在去年8月所修訂的「建築技術規則」中,有關消防建材的使用部分,已將含有石綿成分的建材項目刪除。
王榮吉表示,國內之所以禁用石綿,主要著眼於石綿對人體呼吸道及皮膚的傷害,而建築業界常用的部分矽酸鈣板便含有這樣的成分。但石綿是成本最低的防火耐燃建材,平均差價可達2到3成,因此如果要以其他建材做為替代方案,必須要有一套配套做法,他建議政府可以召開公聽會的方式廣徵各方意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