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音樂創「史」者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梁秀賢╱竹縣報導﹞新竹縣新埔國中即將屆齡退休的音樂教師羅紹麒教書三十四年,收入用來買書、樂器與釣具各超過百萬元,他擁有十一支小提琴、六架鋼琴、三百多支釣竿與五十餘個捲線器,不過最讓他自豪的是曾以八年時間參考五百餘本相關書籍,製作長達九公尺、數萬字且圖文並茂的「中外音樂史年表」。

  羅紹麒的父親羅慶蘭,是四十多年前編印、出版國小音樂課本的廣音堂負責人,台灣光復初期迄民國五十七年的國小音樂課本,都是出自羅慶蘭之手,羅紹麒說,他從小就在音樂家庭裡長大,一心想要成為音樂家,不過父親卻強烈反對他學音樂,「如果要學音樂就把你的雙腳打斷」。

  羅紹麒後來考上台北工專紡織科染料組,畢業後參加高考建設人員、工業技師考試雙雙及格,但父親又要他暫緩就業,回家幫忙出版了現代音樂大師史惟亮、許常惠、郭芝苑、李泰祥等人的音樂作品,不料九年國教開辦,各科課本由教育部統編,讓他失業。

  翌年羅紹麒參加師大國中音樂教師研習班,一年後以全班第一名畢業,獲分發至新竹市成德國中服務,但要赴任之際,被當時新埔國中陳校長挽留,就這樣在新埔國中教了三十四年的音樂課,累計學生總人數逾兩萬人,現在只要羅紹麒一上街都會遇到學生紛紛向他問候。

  民國五十九年羅紹麒進入新埔國中,校方交給他一堆陳舊的樂器,他將樂器逐一擦亮,並選拔優秀學生重組樂隊、另又創建鼓隊,此後每年新竹地區的中上運動會,新埔國中的鼓樂隊都會成為注目的焦點。

  羅紹麒說,最令他難忘的是,有一年客屬總會在義民廟召開,來自印尼的客家華僑一下車就趴在地上親吻地面讚嘆說,「這是故鄉的土地啊!」還有人忍不住伸手摸摸鼓隊女生的臉頰說,「故鄉的孩子真美」。

  羅紹麒教學十年後,感嘆學生只知西洋的貝多芬,卻不知道中國古代也有偉大的音樂成就,於是從民國六十九年著手編寫中外音樂史年表,他以八年時間、參考了五百多本相關書籍,三定其稿,才完成長達九公尺洋洋灑灑數萬字、圖文並茂、獨一無二的「中外音樂史年表」,這份年表,就一直貼在新埔國中音樂教室牆壁上。

  中外音樂史年表上方半個版面詳列了中國音樂史,下方半版則是西洋音樂史,羅紹麒說,呂氏春秋記載三分損益法,顯示當時的人已經知道用竹管做出有音階的樂器;漢唐盛世的中國音樂發展也遙遙領先西洋。

  他在編寫中外音樂史年表期間,正好中國馬王堆古物出土,其中有許多樂器正好用來作為補充材料,比如說讓西洋人士嘖嘖稱奇的「排鐘」,以及象徵權貴、扁狀、敲擊正反兩面發出不同音的「鏄鐘」。

  羅紹麒說,當年為了這份年表當中西洋樂神聖傑奇麗亞的色澤,找了許多資料都是黑白的,最後才在台北一家書局文藝復興時代拉斐爾的畫冊裡找到彩色圖,二話不說就掏腰包用四千元買下畫冊,當時他的月薪僅一萬元。

  年表上方還有十六位西洋音樂家圖像,其中十四位都是他親手繪製,另兩位則直接採用從月曆或雜誌上取得的圖檔,另又繪製現代音樂家周文中、江文也、黃自等圖像及國樂樂器圖、管樂樂器圖佈置在教室內。

  陪伴羅紹麒教學多年的中外音樂史年表等諸多資料與圖表,在他退休後將捐給學校,羅紹麒說,這些他費心製作的教材繼續留在校內給學生們使用,至於當年他以第一名從新竹中學畢業的獎狀,雖已斑駁,還是要帶回家保存。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