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前世今生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1日訊】蘇軾學識淵博,才情卓絕,在二十二歲時中進士,他的文章如行雲流水般的暢達明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也許正是一段前世今生的因緣。

據《冷齋夜話》的記載,蘇軾的前世曾出家為僧。

蘇轍(蘇軾的弟弟)被貶謫到高安的時候,與雲庵僧人和聰禪師經常在一起參禪論道。

有一天夜裡,雲庵僧人夢見與蘇轍一同去迎接戒禪師,醒來之後,覺得非常奇怪,就將此事告訴了聰禪師。聰禪師說:「我也夢到一同去迎接戒禪師了﹗」蘇轍聽後,大笑道:「真是太奇怪了!竟然會出現相同的夢境﹗」

事隔不久,蘇軾捎來了一封信,信中說,他已經到了奉新,不久就可以見面了。」於是蘇轍在約定的時間,與雲庵僧人、聰禪師前往城南的建山寺等候蘇東坡。

蘇軾到達之後,彼此寒暄坐定,蘇轍就將兩位禪師相同的夢告訴了蘇軾,蘇東坡說:「我在八、九歲時,就常常夢見自己是個僧人,而且經常在陝右一帶往來。而母親在生下我的前夕,曾夢見一個瘦小又瞎了一隻眼的出家僧人前來托宿。」

雲庵僧人聽後非常驚訝地說:「戒禪師就是陝右人,並且瞎了一眼,晚年的時候曾來到高安這一帶。照時間算起來,應該有五十年了。」

而東坡當時正好四十九歲,眾人都說他便是戒禪師轉世。(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寫意畫法

      寫意畫法是指用單純而概括的筆墨來表現對象的精神意態,是不求形似求神似的畫法。依據畫史上的記載,唐朝吳道子所畫的嘉陵江山水或王洽的潑墨,可能已具有寫意的形態,傳世的畫跡中北宋蘇軾、文同的墨竹,釋仲仁的墨梅已經可以歸入寫意畫法中,到了明末的徐渭,更以豪放筆墨,在宣紙上畫出淋漓痛快的大寫意。八大山人、揚州八怪及金石畫派都給寫意花鳥畫拓展了不少的領域。

  • 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中國文壇上的奇才,以及他所作的一首詞 ─《念奴嬌·赤壁懷古》。
  • 這是蘇東坡在宋神宗元豐元年十月,有一次住在江蘇彭城燕子樓上,夢見了以前居住在這裡的關盼盼所作。據與子樓是唐朝的張尚書為名妓關盼盼所建的。盼盼面貌姣好,能歌善舞,談吐不俗。自從張氏死後,盼盼思念故人,於是獨居在小樓上十餘年不嫁。
  • 蘇軾是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學家。他不但對詩文、書法造詣很深,而且堪稱中國古代美食家,對烹調菜餚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長製作紅燒肉。
  • 上醫醫國,醫未病之病;中醫醫人,醫欲病之病;下醫醫病,醫已病之病;;庸醫害人,小病變大病;盜醫勒索,拉開肚皮要紅包;以醫病而論,當今之世遍地皆是下醫和庸醫。以醫國而論,江澤民乃庸醫偏要醫國醫黨,把黨國小病搞成大病,如今幾乎是病入膏肓。古有伊君、張仲景、狄仁傑、蘇軾等治國醫人的名賢,近代的孫中山先生可謂「上醫醫國」之第一人,孫中山去世時,在中山先生遺像兩側的輓聯上各有四個數尺見方的大字:"上醫醫國","至仁仁民"。
  •  周瑜始終力挺少主孫權,朝「南面稱霸」的目標奮勇前行,而在國家面臨曹操數十萬大軍的存亡之際,周瑜力排眾議,一力承擔對抗超級霸主曹操大軍的重責大任。
  • 眼見周瑜治軍冷靜嚴謹,拿捏兩國分寸,進退之間,絲毫不差,劉備內心大為驚嘆,深感敬佩。
  • 在朝廷眾臣面前,周瑜不疾不徐地分析勝敗關鍵。話畢,隨即自薦:只需三萬精兵,就足以抵抗曹軍。 周瑜的一席話,令眾人精神大振。當下,孫權心意遂定,正式拍板連蜀抗曹。劉備與孫權順利結盟,決定共同攜手打一場以寡擊眾的世紀之戰。
  • 魯肅立即動身親赴荊州與劉備聯絡。相傳他騎上一匹白馬,沿著長江西奔。白馬馱著主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鐵蹄都磨破了。
  • 建安五年,孫策去世前,解下身上的印綬交給二弟孫權說:「率領江東將士,與天下爭戰,你不如我;但是,舉賢任能,使人才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就不如你了!」孫策逝世,十九歲的孫權繼位為吳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