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從金門望大陸,高等教育開新路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0日報導】(據中廣新聞羅皓恩報導)在台灣為了﹝一縣一大學﹞政策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遠在前線的金門,直到這個學年,才擁有縣內第一所國立技術學院,也是金門最高學府,國立金門技術學院。

從整體台灣教育環境角度,金門技術學院遠在金門,出了學校又沒有什麼特別吸引年輕人的娛樂,究竟有什麼競爭力呢?校長李金振放眼大陸,比台灣更近的大陸沿海地區,是面對兩岸競爭態勢最有力的地方。

的確,兩岸關係日益密切的今天,沒有人比金門人更認識大陸環境,特別在金馬小三通之後,從金門到廈門,搭船不但只要四十分鐘,而且天天有航班,校長李金振笑著說,他週末到廈門,走在路上碰到金門學生,一點兒都不稀奇。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部大陸小組執秘劉孟陽就推崇,金門實在不失為兩岸,特別是台商子弟求學或台商本人再進修的樂園。

看準金門和大陸當地學校相比,沒有文字障礙,沒有政治思想差距,費用又比較便宜的誘因下,如果願意搭船通勤,金門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不能光靠祖國感情,怎麼樣發揮金門特色,讓台商或金門在地人願意留在金門求學呢?教育部技職司長周燦德提醒,和產業結合,發展系科本位課程,例如釀酒專業,就是一種很有發展性,又能進軍大陸的課程。

校長李金振則希望透過和大陸台商合作、商談,從學生課程規劃就開始合作,有計劃性培養學生各種大陸需要才能,進一步吸引更多想往大陸發展的學生,從求學階段就先到金門接受養成教育。

金門酒產業也好、沿海海洋資源產業也好,或者發展研究金門特有的閩南建築,或者走兩岸關係實務,金門雖然看來偏僻遙遠,技職司長周燦德要金技走出特色。

過去的金門,因為地理位置關係,一直居於我國軍事國防,特別是對大陸關係中,最重要的戰略地位之一;而今的金門,仍然居於對大陸的樞紐角色,但逐漸脫去軍事色彩,透過地方的特色教育,以及對台商的進修教育資源提供,要走出一條新路。從金門望大陸,過去靠砲彈,未來要靠人才的實力,也許打仗無法光復大陸,但靠著高等教育、知識經濟,期待可以高唱還我河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