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近年來,不只流行組團到韓國整型兼觀光,連鄰近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也做起「觀光醫療」的生意。有鑑於此,行政院科技顧問小組要求衛生署研究台灣推動觀光醫療的可行性,該署最近將召開跨部會討論,初步計畫結合屏東的觀光資源,做為「觀光醫療示範區」,串連醫療與旅行業者,希望吸引國內外觀光客。
衛生署醫事處長薛瑞元表示,衛生署明年已編列相關預算,積極推展觀光醫療,但這並非政府要開醫院、自己投資,因此沒有上億元的預算規模,該署只是純粹做為醫療業者與旅行業者的橋樑,提供產業的發展策略。
衛生署初步計畫先從屏東的觀光醫療示範區做起,如果成效不錯,再推展到其他的風景區。該署希望業者主動提出計畫,審查通過後,提供部分設備補助,再找旅遊業者設計套裝行程,據瞭解,目前已有署立屏東醫院恆春分院表達高度興趣,但尚未提出計畫書。
薛瑞元強調,觀光醫療不應限制市場,因此不只要做國內旅客,也要招攬外國觀光客。目前來台旅遊的觀光客,以日本人最多,他認為,應先鎖定日本人的醫療市場。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不少日本觀光客搭郵輪到基隆矯正牙齒、植牙。此外,台灣的健康檢查價格也比歐美、日本具有競爭力,他認為,這些都是可以發展的。
不過,我國的整型美容醫療恐怕比較沒有利基,因為歐美人士審美觀點與東方人不同,而且還得面臨韓國的競爭。我國哪些醫療科別具有優勢?則需開會進一步與各界討論。
至於其他鄰近國家的發展,衛生署參事譚開元表示,泰國醫療費用大約只有美國的三成,許多年輕到美國執業十五、二十年的專科醫師,退休後回鄉開業,因此泰國靠醫療觀光,一年吸引一百七十三萬人到當地就醫,創造二百億泰銖、約一百七十六億台幣的市場。甚至有醫院提供直升機到國際機場接送。
馬來西亞的檳榔嶼也仿效韓國,打造整容之城,當地還有一條整容街,原本一年只吸引七萬人的觀光醫療客源,現在則有十萬人。新加坡則除了抗衰老美容外,還以便宜的健檢著稱,台幣三千五百元就能享受全套服務,吸引不少印尼觀光客,這些經驗都值得台灣學習。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