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天氣漸冷,家有配戴角膜塑形鏡片的小朋友,在泡湯或游泳後,可得提高警覺。一位十一歲男童,在泡湯之後,晚上戴著角膜塑形片睡覺,不料一覺醒來,左眼眼球慘遭綠膿桿菌入侵,角膜潰瘍、眼球化膿,差一點失明。
這起案例發生在今年3月,最近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公開發表在眼科醫學雜誌,呼籲家長不能輕忽角膜塑形片的危險性,必須落實各項消毒,稍有不慎,孩子視力就可能不保。
當時男童被家人緊急送醫,經過抗生素緊急治療後,角膜癒合結疤,還好離瞳孔較遠,才逃過失明厄運,不幸的是,戴上眼鏡後,視力最多只剩零點七,且角膜疤痕引發的不規則散光,無法矯正,對視力的妨礙,被迫伴隨終身,醫師懷疑綠膿桿菌可能來自不潔的溫泉水。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任彭美玲表示,過去國內雖有多起與角膜塑形片有關的綠膿桿菌感染案例,但是均在配戴半年內、疑因不熟悉配戴與清潔方式,而引發感染,但是這起案例卻發生在配戴長達四年以後,顯示即便使用多年,角膜塑形片仍是眼角膜感染的高危險因子!
最近香港才剛在美國眼科醫學會雜誌上發表十多例個案,都是配戴角膜塑形片多年後才遭到感染,其中不乏失明案例,部分疑似與游泳有關。
彭美玲提醒,綠膿桿菌毒性極強,喜歡生長在潮濕環境,在泡湯、游泳後,務必用生理食鹽水徹底沖洗眼球,以免細菌殘留。
她表示,角膜塑形片透過夜間壓迫角膜改變弧度,使日間視力暫時改善,角膜受壓迫期間,不但容易破皮受損,亦暫時呈缺氧狀態,此時若細菌殘留角膜上,就形成人體細菌培養皿,趁機大量繁殖,就怕遇上綠膿桿菌,即便緊急治療挽回視力,也容易留下後遺症。
此外,目前正在使用角膜塑形片者,必須每日清洗鏡片、更換浸泡液,每週以沸水消毒眼鏡盒,同時至少每個月回門診追蹤,以免角膜受損而不自知。
彭美玲表示,國內近視年齡逐年下降,角膜塑形片標榜「夜晚戴著睡覺,白天不用戴眼鏡」的神奇效果,讓家長十分心動,但坊間眼鏡公司並未說明其危險性,角膜塑形片屬精密醫療行為,必須審慎從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