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孟雯台北5日電)弱勢美元趨勢不變,亞洲各國貨幣大幅升值,外資熱錢不斷湧入亞洲,亞股表現強勢,投信法人表示,亞股在熱錢挹注下,資金行情方興未艾,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南韓股市更是在政府積極作多下後市行情看好。
馬來西亞股市受惠於外資熱錢湧入,11月份吉隆坡綜合股價指數上揚6.5%,今年1至11月漲幅更達到15.5%,建弘投信馬來西亞基金經理人劉正毅表示,馬股的基本面及資金面均有利於多頭攻堅,後市有機會挑戰高點。
馬國今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6.8%,較去年同期5.3%表現優異,但略低於今年第二季的8.2%,今年前三季平均經濟成長率為7.6%,預估全年可望達7%水準。
根據世界銀行預估,馬國經濟將持續成長,主要歸功於製造業及服務業成長力道強勁,在內外需求持續增加,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由原先5.5%調高到7%,明年的成長率預估值也由5.5%調升到6%。
劉正毅表示,馬國自1998年9月實施馬幣盯住美元聯繫匯率,這波美元大幅貶值,相對於亞洲其他國家的貨幣,馬幣呈現嚴重貶值,但馬國政府宣示仍維持目前匯率,加上馬國為出口導向國家,現在的匯率政策有助於提高製造業在區域內的競爭力,在人民幣未出現波動之前,馬國的聯繫匯率政策應不會調整。
劉正毅認為,馬幣相對亞洲區域貨幣貶值幅度若超過20%,或人民幣出現升值走勢時,馬幣不排除與美元脫鉤,轉為升值走勢,升值幅度可能在10%左右,這也是吸引外資提早進場卡位的原因,同時也促使馬股走高。
新加坡股市在11月中指數創下一年來新高,星幣也出現大幅升值走勢,建弘投信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楊勵修指出,星股反彈主要是政府積極作多,吸引國際資金轉進星股。
從基本面看,新加坡第三季經濟成長率較第二季衰退3%,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上揚,第三季失業率降到三年半新低,失業情況暫獲改善,出口則向上成長,新加坡政府積極做多,刺激內需產業提振經濟景氣復甦。
南韓股市10月份受到國際油價飆高影響回檔,楊勵修表示,油價走高對南韓經濟衝擊相當大,油價與韓股走勢呈現負相關,國際油價上揚南韓股市便下跌,最近美國經濟成長趨緩,電子產業成長受到衝擊,也不利於南韓出口成長及企業獲利,10月份外資法人轉買為賣。
但南韓政府為了提振經濟景氣,不惜冒著通貨膨脹隱憂,在全球同步調高利息之時,反向操作調降利率1碼,刺激內需帶動經濟成長,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兩個月呈現上揚走勢,顯示內需消費獲得改善,韓元近來也急速升值到6年來新高。
楊勵修表示,就韓股來看,油價下跌對韓股的負面影響已降低,南韓政府極力作多,11月份股市明顯回升,未來有機會再攻900點,受惠的產業以地產、金融、運輸等內需型傳統產業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