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9日訊】〔自由時報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東京八日報導〕日本防衛廳在研擬新「防衛計畫大綱」的內部會議中,假設中國攻擊日本的三種可能情況並檢討對策,這三個可能性分別是:「海洋資源權益的對立」、「釣魚台主權問題」與「遭到中、台紛爭波及」。防衛廳列出可能遭中國攻擊的三種情況,顯見日本當局對「中國的威脅」有著強烈的戒心,並試圖防患未然。
日本軍事專家平松茂雄則指出,中國想攻擊的對象是台灣,不是日本,日本當務之急是與美國合作協防台海,日本海上自衛隊和台灣海軍更應聯手協防台灣周邊海域的安全。
日本共同通信社八日的報導指出,日本防衛廳將於十一月底擬定新「防衛計畫大綱」,防衛廳有關「中國可能攻擊日本」的這項假定,已載明在今年九月「防衛力檢討會議」的最終報告書中,但並未公佈。日本防衛廳發言人拒絕評論共同社的報導。
共同社引述相關人士的消息指出,該最終報告書預測,「中國會加強軍事力量以對抗台灣和美國,將來可能擁有亞洲太平洋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報告並且列舉中國可能攻擊日本的三個情況是:一、在中、台發生紛爭時,為了阻止日本支援美軍,中國可能對日本發動局部攻擊;二、在釣魚台問題上,中國內部如對共產黨中央有批判的輿論,而威脅到共產黨的領導時,中國將對釣魚台發動軍事行動,以移轉國內輿論方向;三、在東海等海洋資源的紛爭中,如中國判斷日本不會採取強硬手段時,中國將在海洋權益上採取不法行動。
該報導又說,防衛廳的報告書明載,「中國如認為使用軍事手段來解決國際問題可能會妨害自身發展時,中國也有可能對行使武力採取比較慎重的態度」,但是,「中國不放棄一黨獨裁,堅持確保主權、領土,同時積極爭取擴大海洋權益」,防衛廳的分析是,視狀況而定,中國使用武力是可能的。
日本軍事評論家杏林大學教授平松茂雄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對此報導表示,中國想攻擊的對象不會是日本,台灣才是首要目標,中國若取得台灣,釣魚台列島很容易便成為中國的囊中物。而中國為迴避重蹈九六年台海危機的覆轍,預防美國出動航空母艦干預,更致力開發飛彈、潛艦、核武等,不斷提升軍事力,其主要目的其實是要遏阻美國。
平松茂雄分析指出,中國近來致力研發高性能的核子飛彈,拚命想將美國本土納入射程當中,無非是想要遏阻美國,不讓美國出面干預兩岸問題,同時也可能用來威脅日本,以使得駐日美軍無法出動,雖然中國目前還沒有這般能耐,但可以確知他們已朝此方向在進行當中。
平松茂雄表示,日本應該做的事是如何與美國合作,以因應台海戰事發生時,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日本海上自衛隊更應該與台灣的海軍聯手,出動潛艦來協防台灣周邊海域的安全,並確保美軍可以順利出動航空母艦前往台灣海峽應付緊急局勢。
台灣的戰略位置對美、日兩國都極為重要,中國若奪取台灣,等於控制了台灣海峽,也關係到日本通往東南亞及南海的海上運輸航路的安全,亞洲大陸與西太平洋之間失去安全屏障,更直接影響到美國,美、日兩國將更難取得資源,因此美日聯手協防台海,也是維護日本的國家利益以及美國在亞太利益所必須採取的行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