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加
【大紀元11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文宗台北6日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劉淑惠指出,憲政是有機體,會調適成長,加拿大在一九八二年後,多數憲改幅度雖不大,但次數頻繁,卻也未造成加拿大政體不穩定,顯見憲法雖是國家根本大法,憲改與否的重點仍在是否符合民眾利益。
劉淑惠今天出席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主辦「瞭解當代加拿大政治學術研討會」指出,加拿大雖遲至一九八二年在政治上才完全獨立,但早被視為國際社會享有尊嚴的成員,並為人類社會作出貢獻,關鍵原因在英國的開明態度和作風;相較於台灣,實質上是主權獨立國家,卻一直無法為國際社會接納,中國的打壓排擠是最大因素,台灣受不平等對待,是國際社會的缺憾。
劉淑惠表示,綜觀加拿大憲政改造工程可知,憲政是有機體,會調適與成長,隨環境與人類想法改變是很自然的事。
她表示,加拿大在一九八二年後,大多數憲改幅度雖不大,但就次數而言,是相當頻繁,卻也未造成加拿大政體不穩定,也不被認為輕率,顯見憲法雖是國家根本大法,憲改與否的重點仍在是否符合民眾利益。
她說,觀察加拿大歷年的憲政變遷軌跡,相當程度反映政治權力關係重組,包括凡涉及多方政治權力重新分配的政治提案,基本上不容易形成共識,幾次憲政改革雖經多年努力,最後仍前功盡棄,一事無成,凸顯憲改工程並非一蹴可幾,唯有以更大的包容心、耐力、多方協商與溝通,才能建立共識。
劉淑惠說,加拿大從被殖民地位邁向獨立過程,聯邦政府屢次與各省討論權力分配、基本人權、憲改程序、多元語言文化、保障原住民權利與地位等,有時很快可形成共識,有時經相當漫長努力仍毫無所獲,但加拿大各界始終沒放棄任何可尋求共識的機會,終能造就現在國際社會享有尊嚴的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