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彭顯鈞╱臺北報導〕軍購條例草案昨日未能付委,臺國防部以「深表失望與遺憾」表達立場。
國防部強調,和平不是懦弱者可以獲得,部分人士因理念不同,竟將軍購案比擬為「交保護費」、「抱別人大腿」,真是不幸。
國防部表示,三項重大軍購案之建軍工作,攸關國家整體安全與全民福祉,亦有其急迫性,軍購條例和預算的審查,均為民主政治之基本精神,國防部再次呼籲立院將此案交付委員會審查。
國防部也提出五點聲明:第一、國家安全是全民共同的責任;第二、六一○八億元淪為軍購代名詞;第三、穩定臺海是我國防政策;第四、國防是全民的國防;第五、堅實國防才是安全的保障。
國防部指出,我們對於軍事安全、社會安全都有共識,卻被舉著不同顏色的「民主安全」所撕裂,「國家戰略安全」在政黨之爭中被淹沒。此外,關於軍購的項目、數額等議題,在專業委員的參與下,可進行理性的探討,卻在泛政治化的爭議中被排擠在門外,而無法進入立院進行實質的審議。
國防部指出,中共軍力快速成長,已嚴重威脅國人的心防,對於臺灣經濟發展仰賴的海上交通形成阻礙,國人不應做錯誤的解讀,更不該將軍購視為政治爭議的焦點,將軍事專業需求變成政治口水,這不僅是國家最大的危機,更不利國家長遠的發展。
——————————————————————————–
〔記者黃維助、李欣芳、王寓中╱臺北報導〕游揆昨天就軍購條例草案付委遭國親封殺表示,對於這項結果感到遺憾與失望。他並保證,如果軍購案過關,絕不會壓縮社福及教育預算,而且軍購不會有一毛回扣,「有就依法嚴辦」。
立法院院會昨進行施政總質詢,游揆在備詢及場外受訪時做以上表示;游揆並質疑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對軍購案態度前後不一,未選上總統,國家安全就好像都不重要了。
國民黨黨團書記長黃德福反駁說,連宋並非反軍購,只是要求軍購案必須合理、合法且實用。國民黨發言人張榮恭也指出,國民黨不僅沒有不要軍購,而且是「三要」,就是「要軍購」、「要殺價」、「要分期」。
親民黨立委龐建國質詢時要求游揆對軍購案做出三大保證,一是保證不會壓縮社福及教育預算,二是保證不會有收回扣情事,三是保證不加稅;游揆答詢時回應說,他保證軍購案過關不會壓縮到社福及教育預算,也不會有一毛錢的回扣,他任期內更不會加稅。
——————————————————————————–
背離主流民意 衝擊藍軍選情
記者陳杉榮╱特稿
泛藍陣營再次封殺軍購條例草案列入議程,看似綠營失利,藍軍大勝,但檢視近期泛藍陣營諸多選舉操作跡象,本土派選情嚴重受到衝擊,遭到親民黨牽制的國民黨,正潛藏極大危機,遇到「政治伏流」而不自知。
國民黨對於軍購條例草案曾做出選前付委的政治宣示,而國民黨一再失信於民,不僅傷害王金平等高層的信譽,對選情也沒有任何助益。
就泛藍陣營近期的選舉操作跡象來看,國民黨與新黨結成「同盟」,開始進行所謂聯合輔選的作業;但處於「聯盟狀態」的親民黨,則不時對國民黨拋出難題,批判的對象包括王金平、馬英九,甚至以把李登輝的味道清乾淨、反對為將台獨列入選項的候選人站臺等為基調。此舉無非是想集中選票,給包括親民黨當選邊緣等深藍候選人,變相降低本土派當選率。
不論泛藍能否過半,一旦本土派在國民黨內的版圖式微,誰能在未來的泛藍陣營掌握主導權,答案可謂呼之欲出;最起碼,承諾軍購條例草案選前付委的本土派領導人王金平可能就要提前出局。
贊同軍購案與否,類似二二八手護臺灣大遊行,已背離臺灣主流民意的國民黨,可能又要重蹈覆轍而不自知。因為從蔣介石迄今,購買防衛性武器捍衛國家安全,可說是臺灣人民最基本的認知;也因此,就算再做更多次的民調,甚至出現更多的反軍購名嘴,若違逆臺灣必須且不得不軍購的趨勢,絕不可能獲得多數選民認同。
國民黨內贊成重大軍購的立委大有人在,可悲的是,部份本土派為了在往後選舉過程獲得黨內資源,現在多已噤若寒蟬。而親民黨在最後關頭決議反對草案選前付委,做為泛藍老大的國民黨竟然沒有一點盤算,腦袋做什麼用?
程序委員會的泛藍成員,許多都是不分區立委,不必考慮選情,因此否決軍購條例草案付委。這個結果,雖順了部份泛藍人士的心意,但對於國民黨這個號稱兼容並蓄的大黨而言,可能免不了在立委選舉時吃了苦頭,國民黨屆時應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