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全球十大W上博彩公司 - 体育

楊家將(一)

天下第一閑人
font print 人氣: 90
【字號】    
   標籤: tags:

楊家歸宋

北宋剛剛建國時,四處仍是戰火一片。宋太祖連年征戰,克服了後蜀、南漢和南唐等諸國。正當他攻伐北漢時,遇上了楊家將。宋元帥潘仁美無法抵擋北漢大將楊繼業,更被楊七郎延嗣一箭射中肩頭。

宋太祖愛才之心盡起,臨死前依然念念不忘楊家將之威風,並叮囑二弟趙光義收楊家將為己用。直至宋太宗趙光義即位,連使反間計,使楊家與北漢發生誤會,而北漢王劉鈞因猜忌楊繼業謀反而欲殺之,正中宋太宗下懷。幾經波折,楊家無可奈何地離開北漢,投靠北宋。就這樣,宋朝擁有了楊家多名猛將,為日後抗遼打好基礎。太宗更賜名楊繼業為楊業。


瓦橋關初立戰功

一天,邊城告急,涿州和易州失守。太宗正想親征,但八賢王則勸其派遣楊家父子出戰沙場。遼宋一交手,楊五郎延德即砍遼國部將劉黑,而楊六郎延昭亦只一槍便刺耶律勝於馬下。最後,楊業更以智取瓦橋關,延昭在衝殺中又以一槍刺守河遼將耶律高於馬下。楊家軍乘勢追擊,收復了涿州和易州。只因宋臣潘仁美忌火中燒,奏請太宗召楊業回朝,否則應可一口氣拿下幽州。

此役結束後,太宗封楊業為元帥,賞天波府。

力殺四門救太宗解幽州之圍

於是太宗親征,由潘仁美掛帥,領兵二十萬,開赴邊界。潘仁美求勝心切,誤中遼國元帥韓昌誘敵之計,使太宗及部隊被困幽州。宋將高懷德更慘被遼將烏鐵背一錘打死。

最後,還是由楊家將遠道而來救駕。先鋒楊七郎延嗣趕到,衝過蘆溝橋戰烏鐵背。倆人一交手,烏鐵背即佔下風,驚惶下心想:「宋朝也有這樣的猛將?」延嗣用槍一挑,殺烏鐵背,解西門之圍。

潘仁美見救兵已到,竟在此際報私仇。他令延嗣往南門戰耶律奇,欲借刀殺人。延嗣將南門之圍解了,潘仁美又命延嗣攻東門。延嗣破攻東門遼將韓廣,一連殺三門。

詎料,潘仁美仍不肯罷休,再令人困馬乏的延嗣軍隊殺北門。遼軍元帥韓昌見宋軍殺到,更威風凜凜立在陣前。倆人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韓昌正想降服楊家將,活捉楊七郎。於是,他佯裝退兵,引了延嗣入谷。宋軍又累又餓,被遼兵包圍,衝不出去,延嗣自知性命難保。

危機一髮,千金一刻,楊六郎延昭及時趕到,殺開了個缺口,與七郎會師。楊家將有二將在一起是輸不了的,遼兵無法抵擋,加上楊業大軍亦隨後來到,結果大獲全勝。


楊潘打擂台結矛盾

遼軍又再犯境,宋決定派兵應戰,但由誰當先鋒呢?潘仁美的第三子潘豹設下擂台,如沒人能敵得過他,先鋒就由他當上。

參戰人數甚多,潘豹不敵時,更犯規使用暗器殺傷對手。楊七郎延嗣看不過眼,義憤上台教訓潘豹,竟不費吹灰之力打倒了他。可能是上天要懲罰惡人,潘豹頭撞硬石斃命。

就這樣,潘家與楊家結下了不解之仇。連同潘仁美與楊延嗣那一箭之仇,新仇舊恨驟湧心頭。楊家亦因殺潘豹被貶官鎮守雄關。

雙龍會-血濺金沙灘

遼國天慶王見力敵不過楊家將,便設下圈套,邀宋太宗到金沙灘議和,來一個雙龍會。潘仁美又起詭計,叫楊大郎延平假扮太宗,二郎延定化裝為八賢王赴會,而楊家其餘兄弟亦一道前往。

太宗見楊家忠勇,非常感動。他可是不知潘仁美心懷鬼胎。
和談屬虛,延平和延定所喝之酒均有毒藥。天慶王陰險毒辣,在酒壺上下了機關,騙過了延平。延平毒發,垂死發了一支袖箭殺死了天慶王。可惜,楊大郎延平和二郎延定亦即場倒地身亡。

策略:攻右門

楊三郎延安帶頭殺出右門,跟遼軍元帥韓昌大戰幾十回合,撥馬便走。可惜,給前面一條河擋住去路,馬乏力躍河,延安被陷淤泥內。韓昌領遼兵追到,頓時箭如雨下,三郎無計屈死。

楊四郎延煇血戰遼兵,突入蘆葦草林。萬料不到的是遼軍早有伏兵在此設下絆馬索,延煇霎時被一大堆遼兵圍擁住,並被活捉去了。

楊五郎延德又遇上韓昌,他不敢糾纏,小戰即走。延德策馬入林,拋離遼兵,情急生智,脫戰袍,割頭髮,化裝逃跑了。

策略:攻左門

楊六郎延昭、七郎楊延嗣和義子(八郎)延順從左門衝殺出去。遼大將耶律奚底意欲擋路,七郎見惡狗攔路,竟奮起神威把他刺死於馬下。韓昌收拾了右門後,又再截擊左門的三位楊將,還高喊把三郎殺掉和四郎活捉的消息。七郎怒極下一槍刺死了韓昌之弟韓廣。
在混亂之中,只有六郎和七郎逃回了幽州。他們會合了太宗的大隊,七郎更把阻路的遼將烏鐵頭殺死。

楊業聞悉其他兒子的下場,悲痛不已,涕泗縱橫。太宗與文武大臣皆深深感動,唯潘仁美徑自暗喜。太宗亦知潘仁美意圖,只是不想將帥不和,暫時不便發作。(待續)

(香港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歷史上的北伐戰爭,既有晉代祖逖中流擊楫的豪放意氣,也有蜀相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盡瘁,更少不了岳飛北上抗金、收拾舊山河的壯懷激烈。正因為這些千古流傳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賦予銳意進取、統一國家的意義。
  • 漢武帝在位時,版圖遼闊,國力強大,對橫行於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採用漢高祖時代的和親政策,而是對匈奴發動一波波的大規模反擊。在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征戰中,衛青、霍去病、李廣三人,是抗匈奴名將,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戰功最大者。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飛早期從軍抗金,雖然職位低微,卻憑藉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將宗澤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澤,卻不贊同他的作戰方式:「你的勇敢機智和才能武藝,遠超古代的良將。但是你喜好野戰,不是萬全之計啊。」岳飛的回答,卻有著過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國最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誕生在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一戶農家。他祖上世代務農,父母過著清苦的日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卻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 弓箭在古代生活中,既是儒家「六藝」中的必修課,更是戰場上殺傷力極強的兵器。因而,無論文人還是武人,射箭都是一項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人們也用「百步穿楊」「箭不虛發」等辭藻讚美神乎其技的射箭技術。
  • 朱勃二十歲當縣令。過了二十年,馬援當將軍,朱勃還是縣令。不過,兩家人關係一直很好。及至馬家遭冤,正是這位平凡的老朋友,第一個站出來說話。到底互相了解,感情深厚。當然,也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做得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