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文周:總有一天會有人為你送行

雨文周(紐約)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9日訊】人生有時候真是很奇妙。

若干年前,你曾經以為非常盲從非常媚俗的意念,或許在若干年之後回首想來,會驚嘆當時的獨具慧眼。如同行走荒蠻野地時隨意丟棄的一粒果核,無意間再次相會卻已長成果實纍纍。生命的舉手投足間,你遺留的一絲一毫似乎都在為未來埋下小小的伏筆,是冥冥中無法猜度的對於玄妙的預示?還是生就無法逃脫的刻在手紋中的命運呢?

記得80年代末期,當我剛剛從專科學校畢業的時候,我最好的同窗神秘兮兮地對我說,她要去日本,我幾乎愕然!我不知道她為甚麼會作出如此選擇,雖然那時的中國,出國潮正風起雲湧,但是在我的眼裡,世界依舊只有上海。

90年代初,當我最初對於工作的新鮮感,被日復一日城市的嘈雜吞沒的時候,我的最好的同事走了,她選擇了德國,她說她喜歡那裏的天空,漂浮著巴伐利亞祥雲的湛藍天空,和阿爾卑斯山麓吹動的清朗氣息。

我的朋友一個個離我而去了,懷揣著他們的夢想,去找尋夢想外的天堂,而我的夢想在哪裏?我的天堂又在何方呢?我不曉得,我真的不曉得。

失去友情的那段日子裡,讓我讀懂了甚麼是孤單,一個人泡在咖啡館,獨對牆面上拉長了的影子,孤單的自己,孤單的影,雙倍的孤單──也讀懂了甚麼是寂寞,黑夜的空屋子裡,熄滅所有的燈,只燃一支燭,聽著悲鳴的音樂,讓淚滴入燭裡,慢慢地融化,繼而凝固成成倍的寂寞!

我的整個20世紀最後十年,似乎都伴隨著這樣熟捻的情景,看似喧鬧的杯酒餞行,擠出僅有的開支遊蕩在各大工藝品商店為朋友選購禮品,機場若即若離的相對無視,和目送朋友消失後的悵然若失──

朋友說:雨文,總有一天你會厭倦這快土地,你也會離開,你的手紋有驛馬星在閃,總有一天會有人為你送行,也許你去的地方,比我們誰都遠!

果然,我去的地方,比他們誰都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題記:有時候她感動並不為人,只是因為路邊的一片枯葉,黃昏時的一抹醉紅,暗夜裡的一株路燈,還有月圓時的那輪澄澈。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 春風吹拂,大地正變得酥軟,路邊的柳樹,也籠著瑩瑩的鵝黃。河冰化開一道一道冰痕,憋悶一冬天的河水,又歡唱起來了。我知道,人們的覺醒,同樣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繪出一個嶄新的天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