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台工研院宣布開發出AMOLED技術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6日報導】〈0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6日電〉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所今天宣佈成功開發出雙面發光型 (double-emitting)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Active-Matrix OrganicLight Emission Display,AMOLED)技術,並將於8日起的台北國際電子零組件展中,展出台灣第一片3.8吋雙面自發光AMOLED顯示器雛型。

目前市面上掀蓋式行動電話通常需使用兩片顯示面板,以顯示內外不同的畫面,製造及組裝成本高、手機上蓋厚重且顯示品質較不穩定。工研院電子所顯示技術研發團隊採用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 (LowTemperature Poly 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LTPS TFT) 技術,結合工研院材料所開發的半透明電極材料與OLED的元件結構於一片玻璃基板上,使光線可以自玻璃的兩面發射,開發出台灣第一片雙面發光型低溫多晶矽AMOLED顯示器雛型,成功將原先兩塊面板的顯示效果整合在一片玻璃上完成。

工研院電子所平面顯示技術組組長劉南洲表示,電子所展示此一雙面自發光低溫多晶矽AMOLED顯示雛型,將成為繼韓國三星 (Samsung)之後,全球第二個展示此技術的機構,因只需一片可雙面發光的面板,可大幅節省傳統手機的製造成本、重量及上蓋的厚度,未來手機將更薄、更輕巧。

工研院電子所所長陳良基表示,全球平面顯示技術蓬勃發展,台灣各面板廠商除了投入 TFT LCD技術開發之外,也致力於探索各種新興的平面顯示器技術,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而電子所在經濟部科專計畫支持下,結合工研院電子所與材料所技術開發的雙面發光低溫多晶矽AMOLED顯示器,具有優越的自發光、高對比、低耗電、廣視角及不需背光源等特性,充分展現工研院在此技術的水準已與世界同步,也為台灣面板產業提供另一重要技術支援,未來除可取代傳統手機面板,開發更輕薄的手機外,亦可應用於雙面接需顯示畫面的看板,展現更大的經濟效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