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記事】媽媽,我不要上學!

林淑娟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小學開學一個月餘,仍然有孩子在校門口哭哭啼啼,拚命地抱著媽媽的腿,媽媽好說歹說,孩子就是不願進校門,但見一臉無奈的媽媽,尷尬地面對一雙雙過往來去的注目禮。

有人以為只有小學一年級的新生才會有這種情形,其實不然,根據台灣的學校制度每逢三、五年級就要重新編班,換老師、換同學、換教室,孩子對新環境的恐懼,更加重了他的分離焦慮,從而害怕上學甚至懼學症。

在小學服務了十幾年,處理這種情況也就自然有一套模式。通常是鼓勵媽媽勇敢離開,讓孩子明白媽媽要他留在學校的決心。然後,有的孩子會把依附的對象轉向學校裡的老師,這是比較好處理的情況;也有的孩子會撒潑,我就曾遇過那種激烈到媽媽一離開就一頭往牆上撞去的,為了避免孩子受傷就要從後面使勁把他抱住,幸好學校裡還有幾位孔武有力的男同事可以協助;有的孩子會哭喊媽媽回來,聲嘶力竭、悲慘悽涼,彷彿就要生離死別般,如果媽媽不忍心調頭回來,保證要花更多的力氣才能安撫孩子,雖然媽媽垂頭喪氣、紅著眼眶好似認為自己離開太殘忍,殊不知忍一時之痛方能為孩子上一堂「分離」的必修課。

等待孩子高亢的情緒降下來,此時通常可以理性的談話,再來理解他的恐懼以尋求解決之道,也最好讓孩子給媽媽打個電話,孩子需要媽媽愛的保證,媽媽知道孩子穩定了也就能安心。

可是,也有的孩子特別難搞定。有個小男生,一年級就大塊頭,可是心靈的成熟和身體的大小根本不成比例,黏媽媽黏得像橡皮糖,而且一哭就吐得滿地都是,最後只好讓媽媽重溫兒時光陰,從陪坐在教室內慢慢撤離到教室外,從陪一天到只陪一節,最後終於能讓孩子留在學校安心學習。另一個小女生,從別校轉來,她的媽媽夠魄力,摩托車把她載到校門口調頭就騎走,省得十八相送、涕泗縱橫,可是這小女生可不是省油的燈,毫不猶豫拔腿就追,當時身穿窄裙腳蹬高跟鞋的我也只有急起直追,形成在大街上孩子追媽媽、老師追學生的有趣畫面。時光荏苒,當年的小女生已亭亭玉立,每次在校園巧遇,總聽見她潛藏著羞澀的問候聲。

沒料到的是,這樣的情景也在我身上發生。小女兒今年是幼稚園的新鮮人,還沒開學前為了要上學興奮得睡不著覺,沒想到,開學後每天晚上哭哭啼啼,嘴裡央求著:媽媽,我不要上學。早上要進教室更是悽慘,簡直是我硬把她抱進教室放在椅子上,不管她的淚眼、不管她的呼喊。全家人都搞不清楚一直期待要上學的她是怎麼回事?直到有一天晚上,我看到她的辦家家酒遊戲才恍然大悟。

在她的遊戲中,把彩色筆一枝枝立起來,每一枝彩色筆前有一小塊切開的擦布,是一個班的孩子正在用餐的情景,我的女兒是這個班的老師,她正要把一枝彩色筆(一個孩子)推到另一個地方去,嘴裡說:你不乖,吃飯慢吞吞,到門口吃給大家看。我就問她:這個小朋友怎麼在這裡吃飯啊?她回答:她吃太慢,要到門口乖乖把飯吃完。我又問:那這個小朋友覺得……?女兒說:她很害怕,她不想在門口吃飯。我想到女兒平常吃飯就是慢條斯理的,難怪老師告訴我她每次要吃飯、吃點心就開始掉眼淚,也許,她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害怕上學呢!於是,我告訴她:吃太慢沒關係,可以吃少一點,點心吃不完可以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我們明天跟老師講,好不好?女兒點點頭,很鄭重的對我說:明天一定要跟老師講喔!現在女兒終於可以開開心心去上學,我也鬆了一口氣。

在成長的路上,孩子真是不停的在過關,如果跨不過障礙就可能造成學習的絆腳石,這是為人師長父母所不樂見的,所以,讓我們願意多去關注孩子,降低角度和他們一起看問題,而不是大人孩子在同一個坑洞一起跌跤。我把這個經常發生在學校,同時也困擾許多為人父母的問題拋出來,也提出做為老師與父母角色的處理之道,與大家分享。

轉載自:《大紀元e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使國際人士了解及支持台灣制憲,李登輝前總統週五將透過越洋視訊會議,與美方專家學者進行演講,並發表重要談話。
  • 台入出境管理局副局長吳學燕昨天指出,層出不窮的中國觀光客脫逃事件,應否檢討從嚴管制開放,因事屬政策問題,必須由陸委會來決定。
  • 十八年前落網的桃園縣「新屋之狼」李萬壽,五年前,因考上淡江大學獲假釋出獄就學,他在定期接受觀護人輔導期間,每回從淡水住處騎機車沿西濱公路到新竹地方法院報到,卻在往返途中一路行搶婦女皮包,前晚落網後,警方起出上百件皮包等贓物,懷疑李嫌可能涉案百件,且還涉及性侵害等案,呼籲被害人指認。
  • 楊姓考生向本報爆料,嘉義縣稻江管理學院以百萬元獎學金誇大宣傳,讓他今年參加大學指考以該校為第一志願,分發後卻被告知資格不符不能領獎金,他只好選擇重考。
  • 根據維州費爾法克斯郡(Fairfax County﹐VA)公立學校10月1日發佈的新聞﹐湯馬斯杰佛遜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TJHSST)的申請表目前已經在所有費郡的公立初中及許多私立中學都可以索取到。湯馬斯杰佛遜高中是一個費郡的公立學校﹐提供綜合性的大專準備計劃﹐強調在科學﹑數學﹑和科技方面。
  •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學者,對《中國農民調查》一書獲獎並
    不感到驚奇。因為兩位作家的真實記錄,為眾多的理論研究者和政策
    分析者提供大量且真實的素材。從這一點上論,它遠超過了尤里西斯
    報告文學獎的意義,可謂中國少見的「良史之筆」,是消失了的「書
    法不隱」的公正史觀再次体現。
  • 我們每個人大概都看過這樣的鏡頭: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突然摔倒了,趴在地上大聲地哭起來,而他的媽媽卻在旁邊輕柔地鼓勵他:孩子,慢慢地自己爬起來。最終孩子止住了哭聲,一點一點地站了起來。
  • 悉尼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系講師克裏斯蒂娜•胡,日前在《悉尼先驅晨報》發表題爲《中國的人才是我們的浪費》專文指出,擁有高資歷的移民在澳大利亞新環境中並未獲得重用,是浪費人才。
  • 據法新社消息﹐法國科學家賓文尼斯特(Jacques Benveniste)今年10月3日于法國去世﹐終年69歲。
  • 【大紀元10月6日訊】香港大學一項有關兩岸政治人物支持度的調查顯示發現,在中國歷屆領導人中,前中共總理朱鎔基獲得最高評價,其次是現任總理溫家寶及國家主席胡錦濤。名列第五的「小馬哥」台北市長馬英九,仍然是香港人最支持的台灣政治人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