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余雪蘭、王鈺淳╱嘉義報導〕嘉義縣竹崎國中舉辦放風箏、天燈、花燈製作比賽,利用這項比賽的優勝成績,每年讓至少十名學生保送國立嘉義高工正規班,但這些學生大部分基測成績低於一百分,就讀正規班成績跟不上,學生唸得痛苦,更造成老師教學困擾,但竹崎國中年年如法炮製,讓嘉工頭痛不已。
高中職辦理國中技(藝 )能優良學生申請保送入學,依規定每科每班最多有兩個保送名額,國立嘉義高工有九科,每年受理保送名額共十八人,其中竹崎國中的學生幾乎每年都佔一半以上。
三年前,嘉工反映竹崎國中多位技優保送學生適應困難,學業嚴重跟不上,進一步了解後才發現竹崎國中校長羅茂順推動技優生保送升學「有一套」。
嘉工指出,竹崎國中向教育局申請補助經費對外舉辦全縣性的放風箏、天燈及花燈製作等比賽,但主要參賽學生都是竹崎國中,優勝者絕大多數也由該校囊括,學校則利用這項「工藝競賽」成績,向嘉義高工申請進入機械科等正規班就讀。
去年,竹崎國中再度如法炮製時,引發嘉工校長林哲雄強烈反彈,還為此與竹崎國中校長羅茂順爭執,但竹崎國中今年還是「照常辦理」,原本申請保送十位,經與家長、學生及學校再三溝通、輔導後,最後有八位改唸實用技能班,另兩位程度較好的學生則保送正規班就讀。
林哲雄表示,羅茂順校長對後段班學生的照顧與用心,令人尊敬,但方法值得商榷,因為這些學生功課不好,大部分基測低於一百分,有的只有三、四十分,連九九乘法都背不出來,而經由考試進入正規班的學生,以機械科為例,錄取分數為一百九十五分,兩者落差太大,讀起來很辛苦,老師教學也困擾,因此多數學生最後不是轉到實用技能班,就是重修、延畢,甚至退學。
對此質疑,竹崎國中校長羅茂順不以為意,他表示學生參加全縣或全國性的花燈、風箏製作比賽得獎獲准申請入學,是合法的升學方法。其他學校看不起這些比賽,但竹崎國中極為重視,特聘請專業級老師指導,全力支持學生參與,把握得獎機會。
羅茂順指出,學生有心、肯學,就算是烹飪、電腦、手工藝,都是一門技藝,只要孩子感受到旁人的關心,就會對自己有信心,而不致誤入歧途。
羅茂順:沒有不能教的學生
記者王鈺淳╱專訪
捲起衣袖,在操場草皮拔雜草;開咖啡屋,讓技藝班孩子實際參與。在老師眼裡,竹崎國中校長羅茂順是個校長兼長工的好好先生;在技藝班學生眼裡,羅茂順是唯一不放棄他們的好校長。
廿八歲就擔任督學的羅茂順,曾任職縣政府教育局社教課長,後來前往大埔國中、水上中和國中擔任校長時,都曾創下紀錄,不僅在大埔國中近兩年時間,每年都有學生考上第一志願,在中和國中時,甚至跌破教育界眼鏡,讓全校僅剩九班的學校擴編至廿二班。
此外,羅茂順六年前接管竹崎國中至今,不僅每年考上嘉中、嘉女的人數從原有十人左右,增加至卅多人,更讓不少技藝班學生如願保送國立綜合高中,成績斐然。
然而,這六年來社團活動活絡、技藝班孩子的傑出表現,卻讓部分家長誤解他「不務正業」,不著重提昇學生課業成績,總讓他們學音樂、組球隊,他笑說,現在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不過,家長會顧問劉嘉場就對羅校長讚賞有加,他說,每個孩子的天生資質是無法改變的,但以前的教育觀念只注重學業成績,成績不好的孩子注定是壞小孩,而羅校長想辦法給孩子學習機會,讓不少家長很放心,這幾年學生外流的情況已明顯減少,家長對校長表肯定。
在羅茂順的辦學理念中,他認為,無人不可以教,但看老師怎麼教。逼迫沒讀書天份的孩子讀書是種罪惡,讓他們順著自己的天份發展,才是「因材施教」。因此,每年學校總會舉辦相聲、街舞、網頁製作、交通安全才藝及風箏製作等各項比賽,透過多元化競賽,讓學生參與其中。也就是如此的辦學方式,今年竹崎國中扯鈴隊、跆拳道隊皆榮獲全縣第一名。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