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六合彩投注网 - App Store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林淑娟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有個媽媽來談一件困擾的事,希望我能告訴她怎麼辦。

事情發生在一次參觀博物館時,巧遇地震,因為博物館屋齡已久、建築老舊,搖晃時不斷地發出聲響,彷佛就要倒了一般,參觀的人們都驚恐不已,紛紛急著逃走,一時間推擠、踩踏、尖叫聲四起……。緊拉著兒子的媽媽驚呆了,不知該做何種反應,反倒是兒子提醒媽媽:人家都要逃出去了,為什麼我們還不走?這位媽媽才匆匆帶著孩子離開博物館。

平安是值得慶倖的,可是,沒想到困擾竟從此而生。兒子從此害怕進入密閉的空間,如某次到電影院看電影,剛進去不到兩分鐘,兒子就一直發抖、冒汗,只好放棄看電影,後來出了電影院,兒子就沒事了;同時,也拒絕搭乘火車、地鐵。他的理由是:萬一又地震了怎麼辦?

更嚴重的是,兒子如果單獨和媽媽待在家裏,就會顯得很緊張、很不安,如果爸爸也在家,兒子看起來就會比較放心。這個情形使得媽媽很沮喪,媽媽認為是在博物館的經驗,使得兒子對媽媽保護他的能力產生懷疑,又或者,兒子覺得自己要一直保持警戒以在必要時能保護媽媽。

延續一段時日之後,媽媽覺得這種情形影響了家庭生活,同時,也覺得兒子從那時起,一直不太快樂,所以這個媽媽想要尋求協助,看能不能緩解此一狀況。

我們知道地震是不能預期何時何地會發生的自然災害,而且,更不能預知它會造成何種傷害而預先防範。所以,這個孩子其實是對不可控制的未知產生了恐懼,而他的因應之道就是避開認知上會發生危險的地方,只要到了和博物館類似的場所,就會聯結到當天天搖地動的驚恐,心中的害怕就節節升高,甚至產生冒汗、發抖等生理反應。而且,可能那個經驗讓他發現媽媽不是他想像的那麼強壯,一夕間認清了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依靠媽媽的事實。

據心理學家的看法,「害怕」是人類情緒的原型,人生下來就懂得對一些事恐懼,比如怕毒蛇猛獸、怕黑等等,因為人類代代相傳中,把對這些事物的恐懼留在血液中了。所以,「害怕」的感覺是需要被接納的,如果媽媽不能理解的一再告訴孩子不要怕,正好讓孩子更加覺得媽媽不可靠。

有一句俗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正好讓我拿來導引這位為兒子擔心的媽媽。一個人曾經被蛇咬過,你偏偏告訴他,這世界上沒有蛇的謊言,會造成更加地不被他信任,倒不如一起探討如何避免被蛇咬到,或者,不幸被咬到該怎麼因應面對。更重要的,假如,這個被蛇咬的人能夠鼓足勇氣回頭去看看,發現那原來不是一尾蛇,而是一條草繩時,也許他就不必花十年那麼長的時間,去害怕可能不會發生的事件。

這位聰明的媽媽,聽了我的比喻之後,她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其實地震發生時她自己也很害怕,可是一直沒能跟兒子談論分享。當孩子開始出現恐懼的反應與行為後,她被這些行為反應迷惑了,疏忽了該給兒子正確訊息。在另一方面,她接受了我的建議,要逐步的鼓勵兒子願意再進入有威脅感的場所,讓兒子一點一滴重新建立起安全感。

雖然在這個過程裏,媽媽需要付出很多耐性與努力去幫助孩子,然而只要走對路,應該是不怕路遠難走,終會達成目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媒體報導,教育部長杜正勝星期天在﹝多元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中,主張把﹝國語課﹞改為﹝華語課﹞,並把﹝鄉土語言﹞改名﹝民族語言﹞且列為國中必修。杜正勝今天嚴詞否認表示,他沒有說過這些話,這些都只是與會人士的發言,目前教育部也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規劃。
  • 】(大紀元記者楊天琴綜合報導)成功大學向以工學院著稱,學生就業率也非常出色,居台灣各校之冠,並獲台灣教育部頒優等獎。而成功大學多元化的社團活動,也是推動出色就業率的搖籃。今年9月14日在成功大學成功廳,有上千名的該校新生參加了由各社團精心策劃的聯合迎新晚會。
  • 還記得「一個頭兩個大」臉部嚴重畸形的阿福,以及背上長了巨大腫瘤、造成雙腳萎縮的小雲,這些越南畸形兒都曾在民間團體的協助下來台就醫,不過大多數人卻不記得那雙幕後的推手 - 至善社會服務協會,一個長期默默在越南從事兒童教育、醫療等國際救援服務的台灣組織。
  •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十八日電}教育部長杜正勝今天在立法院答詢表示,教育部沒有任何要把國語改稱華語的計畫,這也不是教育部的權責;國家語言包含那些語言及定位的問題,是行政院文建會的權責。
  • 今年6月23日,中國國家審計署公布了2003年審計報告,至少有41個中央部門和21個省級地方政府存在問題。經過了3個月的沉寂之後,中國媒體開始追問,這個所謂的“審計風暴”到底刮到什麼地方去了。 *部分機構整改結果* 中國國家審計署發表2003年審計報告3個月後,在9月23日,部分單位公布了整頓改革的結果。中國的新聞周刊10月4日的一篇報導指出,整頓改革的部門有12個,其中包括水利部,教育部,財政部,交通部,國家電網公司,國家廣電總局,而地方政府則覆蓋雲南,廣東,安徽,河南,江蘇等省份。
  •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為鼓勵研究創作風氣,提高美術創作水準,加強推行美術教育,充實國民生活內涵。特舉辦「中華民國第十七屆全國美術展覽會」活動,本年受理時間自公告日起至11月15日止。請海外僑胞擅長美術創作有成之人士踴躍參加。
  • 新加坡政府正積極發展星國成為「全球學習場所(Global Schoolho-use)」。各國立大學紛紛到中國西部招生,而私人機構也推出短期教育旅遊配套行程,和從高一唸到研究所只要五年的課程,以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到星國就讀。
  • 日前,蘇格蘭有關部門在中國與蘇格蘭教育論壇上正式宣布,只要取得蘇格蘭大學學位,即可獲得兩年簽證延期的資格。

  • 中國教育部針對赴新加坡和澳洲自費留學生,發布留學預警,提醒他們選擇有資質的學校。
  • 中國杭州一小學宣佈10月1日國慶節後在該校推行“朝九晚五”作息制,社會輿論對此一致叫好,這顯然是讓無數中小學生和家長都羡慕的消息。有意見就此指出,這是一項遲來的關懷,當“多睡會”變成一種福利,背後恰恰凸現了中國教育制度的種種憂患。事實上,在中國應試教育方針指引下,在中國尤其是中小學生過早背負了沈重的競爭壓力一直是不爭的事實,儘管近年來中小學生減負的呼聲是一浪高過一浪,可卻見效甚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