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网站排名- 线上博彩全攻略 shouye
元曲

【元曲欣賞】後庭花

趙孟頫《[仙呂] 後庭花》

清溪一葉舟,

芙蓉兩岸秋。

採菱誰家女,

歌聲起暮鷗。

亂雲愁,

滿頭風雨,

戴荷葉歸去休。

【作者簡介】

趙孟頫(公元1254-1322年) 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晶宮道人。書法篆刻、繪畫、音律無一不精,特別以書法、繪畫名滿天下。著作有《松雪齋文集》。

【字句淺釋】

仙呂:元曲宮調之一。「宮調」是元曲中音樂部份的調式。

後庭花:曲牌的名字,相當於宋詞中的詞牌(但與詞牌中的「後庭花」名同實異)。

一葉舟:形容小船很輕,就像一片樹葉。

芙蓉:這裡指水芙蓉,即荷花。

菱:水生草本植物,長在池沼中,葉子浮在水面,果實即菱角。

鷗:一類水鳥,頭大、嘴扁平,主要捕食魚類,羽毛多為白色。

休:句末語氣詞,這裡相當於「了」。

【全曲串講】

清清的溪流水,盪出一葉輕舟,

夾岸的秋荷美,讓人兩目難收。

一葉舟上是誰家的採菱女子呀,

歌聲飛揚驚起日暮棲息的白鷗?

陡然間亂雲密布使人愁,

霎時化作風雨撲面又打頭,

採菱女子摘片荷葉戴頭上,搖著船兒往家走。

【言外之意】

以唐詩手法寫元曲,通篇寫景,不著情語。淡遠清明,含蓄深邃,別具神韻。然而情藏景中,清晰能辨,一讀能感。

「暮」字承上文「秋」,透出一份遲暮之感;「亂雲」為風雨前兆,自然勾出「愁」來;「滿頭風雨」更具體化了「愁」緒,「歸去」便成為必然的趨勢。一線貫穿,暗示了作者歸隱之意。

此曲與唐代大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意境相通。但王維是直接寫出了歸隱的意願,而此曲作者則用了暗示的手法。究其原因,他是宋室宗親,後來雖然屈仕元朝,而且官至翰林學士承旨,但心中故國之思和歸隱之志始終纏結難解。因此作者只能以此曲筆,藏情於景,讓讀者自己在這幅幽美的水鄉秋暝圖中去感覺出作者的真情。@*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