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發現罕見地宮 近50尊石刻和泥塑佛像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7日訊】8月7日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在縣西巷道路拓寬工程工地發掘出一座埋藏有大批石刻佛教造像的“地宮”。

  据新華网08月07日报道, 濟南市縣西巷發掘出土一尊損坏的石刻坐佛造像。8月7日,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在縣西巷道路拓寬工程工地發掘出一座埋藏有大批石刻佛教造像的“地宮”。該地宮東西寬3.7米、南北長4.3米、深0.8米。

目前己發現佛、觀音、菩薩、供養人像等石刻和泥塑近50尊,其中個別造像表面涂有彩繪和描金,十分難得。從造像風格及銘文觀察,這批佛教造像主要有北齊和唐代等几個時期的作品,其中以唐代的彌勒佛數量最多。(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浙江省海寧市智標塔地宮深藏了一千六百多年的珍貴文物,最近終於在世人面前揭開神秘面紗。大陸考古工作者初步確認,這是宋元時期的文物。至於塔裡有沒有舍利子,目前還無法確定。新華社今天報導,智標塔始建於東晉時期,原名八福塔,因宋代僧人智標募捐重建而改名,此後歷經滄桑,幾經毀建,現已盪然無存。為恢復海寧歷史景觀,海寧市政府決定在智標塔原址復建古塔。今年四月下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員對古塔地宮,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 山東省濟南市最近勘察新出土的宋代開元寺雜寶藏地宮遺址。主持發掘工作的濟南市文物局副局長崔大庸說,這處地宮的建造藝術和形式罕見,有考古和學術價值。新華社今天報導,這處位於濟南市縣西巷的地宮是長約二點四公尺的正方形。地宮牆壁為磚石結構,大部分已遭毀壞,只有西北角一處大約三十多公分高的牆角殘存。牆壁內側底部有雕刻精美的蓮花和祥獸圖案。地宮裡青磚舖地,在靠北牆的地面上有一處長約半公尺的長方形凹槽,凹槽內鑲有一塊記載這座地宮來龍去脈的石碑。
  •  周瑜始終力挺少主孫權,朝「南面稱霸」的目標奮勇前行,而在國家面臨曹操數十萬大軍的存亡之際,周瑜力排眾議,一力承擔對抗超級霸主曹操大軍的重責大任。
  • 眼見周瑜治軍冷靜嚴謹,拿捏兩國分寸,進退之間,絲毫不差,劉備內心大為驚嘆,深感敬佩。
  • 在朝廷眾臣面前,周瑜不疾不徐地分析勝敗關鍵。話畢,隨即自薦:只需三萬精兵,就足以抵抗曹軍。 周瑜的一席話,令眾人精神大振。當下,孫權心意遂定,正式拍板連蜀抗曹。劉備與孫權順利結盟,決定共同攜手打一場以寡擊眾的世紀之戰。
  • 魯肅立即動身親赴荊州與劉備聯絡。相傳他騎上一匹白馬,沿著長江西奔。白馬馱著主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鐵蹄都磨破了。
  • 建安五年,孫策去世前,解下身上的印綬交給二弟孫權說:「率領江東將士,與天下爭戰,你不如我;但是,舉賢任能,使人才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就不如你了!」孫策逝世,十九歲的孫權繼位為吳侯。
  • 一直以來,周瑜似乎對於功名沒有太大興趣,好像更樂於待在叔叔周尚身邊打雜,彷彿唯一需要做的正事就是幫助孫策征戰江東。
  • 那年,少年周瑜特意前往壽春造訪孫策。兩位少年英雄一見如故,原來,周瑜與孫策同年,周瑜生日只比孫策小一個月,第一次見面,兩人就相談融洽,意氣相投,結下奇妙的緣分。
  • 從歷史的預言脈絡來看,魏、蜀、吳三國的分立與建國,是早有預示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