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体育博彩平台 - App Store

應天三絕

太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30日訊】唐朝僖宗皇帝到西蜀巡視那年,有位會稽山的隱士孫位隨皇駕一塊儿來到蜀地。孫位會道術,還擅長書法、繪畫,每有作品都是上乘之作。

他曾在應天寺門左面牆壁上繪畫一幅天王像。天王的隨從鬼神,形像怪异,筆勢狂放,沒有比這幅畫畫得更好的了。三十多年來,沒有超過孫位的人。景煥從前也專門學習過書法、繪畫,曾經跟翰林學士歐陽炯是無拘束的朋友。一天,他們一同騎馬游應天寺。景煥突發興趣,在寺門右邊牆壁上也畫一幅天王像,想跟孫位畫的那幅比試高低。渤海在旁邊看到景煥畫的這幅天王像筆勢峻逸,又作了一篇歌行詩來記載這件事情。后來擅長草書的僧人夢龜剛巧也來了,于是請他將這篇歌行題書在廊壁上面。由此,畫、歌行、書法,一天內都完成了。全城的人都爭相來觀看,整個應天寺內擁擠喧嚷的,都是成都的士人們。

由此人們稱為“應天三絕”。現將這首歌行附錄在下面,是:

錦城東北黃金地,故跡何人興此寺。白眉長老重名公,曾識會稽山處士。寺門左壁圖天王,
威儀部從來何方。鬼神怪异滿壁走,當檐颯颯生秋光。我聞天王分理四天下,水精宮殿琉璃瓦。
采仗時驅拂琳裝,金鞭頻策騏驎馬。毗沙大像何光輝,手擎巨塔凌云飛。地神對出寶瓶子,
天女倒披金縷衣。唐朝說著名公畫,周昉毫端善圖寫。張僧繇是有神人,吳道子稱無敵者。
奇怪妙手傳孫公,能于此地留神蹤。斜窺小鬼怒雙目,直倚越狼高半胸。寶冠動惚生威容,
趨蹌左右來傾恭。臂橫鷹爪尖纖利,腰纏虎皮斑剝紅。飄飄但恐入云中,
步驟還疑歸海東。蟒蛇拖得渾身墮,精魅搦來雙眼空。當時此藝實難受。鎮在寶坊稱不朽。
東邊畫了空西邊,留与后人教敵手。后人見者皆心惊,盡為名公不敢爭。誰知未滿三十載,
或有异人來間生。匡山處士各稱朴,頭骨高奇連五岳。曾持象簡累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
昔年長老遇奇蹤,今日門師識景公。興來便請泥高壁,亂蹌筆頭如疾風。
逡巡隊仗何顛逸,散漫奇形皆涌出。交加器械滿虛空,兩面或然如斗敵。圣王怒色覽東西,
劍刃一揮皆整齊。腕頭獅子咬金甲,腳底夜叉擎絡鞮,馬頭壯健多筋節,烏嘴彎環如屈鐵。
遍身蛇虺亂縱橫,繞頷髑髏干孑裂。眉粗眼豎發如錐,怪异令不可知。科頭巨卒欲生鬼,
半面女郎安小儿。況聞此寺初興置,地脈沈沈當正气。如何請得二山人,下筆咸成千古事。
君不見,明皇天寶年,畫龍致雨非偶然。包含万象藏心里,變現百端生眼前。后未畫品列名賢,
唯此二人堪比肩。人間是物皆求得,此樣欲于何處傳?嘗懮壁底生云霧,揭起寺門天上去。

(資料來源:《野人閑話》)@(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 廉廣畫了一隻大鳥。畫完後,試著呼叱,大鳥果然展翅欲飛,於是廉廣乘上大鳥飛出牢獄,大鳥載著廉廣一直飛到泰山頂上才落下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再連破二陣之後遼軍對接近宋軍大本營的各陣加強兵力防守,對此穆桂英及楊宗保又找來將士們商議後續破陣對策,各路將士到齊後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後台徐徐走來,正是本臥病在床的楊延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