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预测方法 - 体育

愛在他鄉

--華裔導演羅卓瑤緣定澳洲
滕淑芬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9日訊】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龍的世紀,對華裔電影創作者來說,似乎真有些道理。華裔導演李安以《臥虎藏龍》拿下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外語片後,又得到奧斯卡獎十項提名;上月落幕的柏林影展,也將最佳導演頒給《愛你愛我》的台灣導演林正盛。

華裔電影人在各大影展出盡鋒頭,也在他國另闢創作高峰,以《浮生》、《女神一九六七》在澳洲成名的羅卓瑤就是一例。

擅長刻畫移民心態的羅卓瑤,風格多變,代表作有《愛在他鄉的季節》、《誘僧》等,不論寫實或傳奇都有創見。這位很可能是目前港台兩地碩果僅存的女導演,移民他鄉後,究竟如何得到澳洲政府輔導金,走出自己的路?

幾年來體重一直在四十公斤上下的羅卓瑤,看似「弱不禁風」,很難想像她在拍片現場發號施令的樣子。

羅卓瑤與方令正夫婦去年底應台北電影節之邀來台。也是導演兼編劇的方令正說,「她的意志力很強,澳洲電影圈都知道她很難搞,因為她常常不願妥協。」《女神一九六七》有一場小女主角和媽媽在車裡遇到颶風的戲,工作人員打完燈,準備拍攝這場風沙狂飛、黑天暗地的戲,小女孩竟說肚子餓了要休息,「羅卓瑤知道她不是真的肚子餓,只是第一次拍戲,有時無法專心,於是不准,當場澳洲籍副導演瞪大眼睛、非常驚訝,好像她是虐待兒童的巫婆。」

《女神一九六七》以一台一九六七年份、名為「女神」的雪鐵龍汽車為引子,一位日本青年為尋找夢中之車來到澳洲,巧遇盲女蘿絲,兩人駕車奔馳在公路上,試圖找出人生方向。澳洲籍女主角因此片得到去年威尼斯影展的影后寶座。這也是羅卓瑤和方令正一九九四年移居澳洲,繼《浮生》後第二部由澳洲政府投資的作品。

人生新方向

談到移居墨爾本的決定,羅卓瑤說,移民不是驟然決定,而是順其自然。一九九三年至九四年間,拍完《誘僧》和《雲吞湯》兩部電影,夫妻兩人到澳洲探望親戚並休息,才發現澳洲的電影後製作技術水準很高。

「在香港拍電影最不滿意的,是香港電影編列預算時,給後製作的錢很少,因為杜比音效很貴,」羅卓瑤說,他們對《秋月》的聲音效果很不滿意,於是到澳洲重作;爾後《秋月》在雪梨電影節放映,反應很好,就有製片和他們接觸。「原來只是想換個地方工作,半年在澳洲生活、寫劇本,半年回香港拍戲,想不到卻和澳洲結了一個緣,」她說。

面對好萊塢的強勢文化,各國政府大都設立電影輔導制度以保護本土電影。澳洲政府每年編列預算,去年約有四千萬澳幣(相當於台幣七億元)接受大家申請,只要有出色企畫案並找到片商和發行公司資助,就有拍片機會;至於投資金額則視題材而定。

方令正說,澳洲政府投資《女神一九六七》近五千萬台幣,佔全片成本的百之七十,而且非常尊重導演創作。比較麻煩的是,他們對演員比例和工作時間嚴格限制,規定要優先使用澳洲演員。

處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為了激發靈感、尋找新片題材,兩人買了輛四輪傳動車在鄉間亂跑,澳洲一望無際的大地、沙漠,讓羅卓瑤又怕又著迷,「後來慢慢體會到這片大地的古老,很適合表達現代人的孤獨感,正和我的電影契合,」她說。

兩個文化的撞擊

至今完成九部劇情片的羅卓瑤,一九五七年出生於澳門,一九七八年自香港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後,就進入香港電台部工作,曾導演過十二部單元劇。一九八二年,羅卓瑤到英國攻讀碩士,主修導演和編劇,畢業作品《他們說這兒月亮比較圓》,曾獲芝加哥影展銀牌獎。

羅卓瑤的電影導演處女作,是一九八八年的《我愛太空人》,已經流露出不甘從俗的企圖心,以香港人因「坐移民監」而與配偶天各一方的現象為題材,在港片中可謂先知先覺。
「我在兩個文化長大,小時祖父教我念中文詩、寫毛筆字,進了英文學校,我習慣用英語思考。在英國留學的三年,才體驗自己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英國人,」羅卓瑤說,香港人從小就知道這裡是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身旁人長大都要去國外留學,但香港電影卻不願面對這個問題,因為電影就是娛樂,老闆也不太願意投資這種題材,認為觀眾不會來。

第二部電影《潘金蓮之前世今生》是古代小說奇女子潘金蓮故事的現代版,拍得更揮灑流利。「雖然故作奇情,但能夠另創一格,做到劇情曲折,情慾與情殺的怪狀,還能把王祖賢拍得幽幽豔豔,成為一部包裝與娛樂性都不錯的新派命運奇譚,」香港影評人石琪為文指出。

第三部作品《愛在他鄉的季節》曾獲一九九?年金馬獎九項提名,被視為當年得獎影片《滾滾紅塵》的最大勁敵。結果《滾滾紅塵》得到八座獎,愛片只得到包括最佳男主角梁家輝在內的三個獎。雖然如此,影評對其讚譽有加,羅卓瑤可說雖敗猶榮;但因故事淒慘,也引起部分負面評價。

故事敘述一對大陸夫婦想盡辦法出國,妻子張曼玉首先獲准赴美,但去後卻下落不明,丈夫梁家輝隨後輾轉偷渡美國,越洋尋妻。梁家輝不懂英語,又沒有錢,慘如喪家之犬,被流浪漢偷搶,又誤殺華人黑幫,終於淪為華裔小妓女的皮條客,尊嚴全失。張曼玉更慘,住在破爛的地下室,被匪徒強姦,又為取得居留權嫁給老華僑,最後變成瘋婦。

片中的種種慘遇,令人不忍卒睹。有影評認為,導演「過份堆砌悲劇,這對患難夫婦後來重逢,本可化悲為喜,但最後卻弄出在民主女神像前瘋狂殺夫的血腥結局,失控過火。」
但也有觀眾相當認同劇中情節。畫面上是女主角張曼玉背著撿來的床墊,騎著一部破腳踏車,回到她那破舊的公寓,「當初歷經千辛萬苦離開中國時,她絕對沒有想到這會是她在美國過的生活,二十歲那年看這部電影覺得煽情,二十五歲以後來到北美,聽到看到一些故事,卻開始覺得電影裡許多情節,寫實得不能再寫實了。」一位曾在異地生活的網友,把自己二度看《愛在他鄉的季節》的感觸張貼在網路上。

異鄉新調

隔了兩年,羅卓瑤再度以《秋月》問鼎金馬,不料金馬執委會以該片在台沒有影片代理,不符規定,拒絕了《秋月》的參展。與金馬無緣的《秋月》卻得到一九九二年瑞士盧卡諾影展金豹獎,羅卓瑤的才華開始受到世界影壇注目。

日資拍攝的《秋月》敘述一名日本觀光客,因為生活煩悶到香港旅行。他用攝影機寫日記,遇到快要移民的十五歲女孩慧,兩人語言雖有隔閡,但友誼卻發展很快。慧的父母已移居加拿大,家裡只剩下慧和年邁的祖母,「日本哥哥」變成她寂寞中的,時常帶他回家吃祖母煮的飯,三人各說各話,卻像一家人,很有趣味。

《秋月》除了成功的利用國外資金,「無論寫香港九七陰影下的移民潮、傳統文化的凋零,或者現代人的疏離與感情困境,羅卓瑤都顯出了大將之風,」台北電影節國際影展特刊如此評析。

隔了一年,羅卓瑤拍了一部讓港台電影界瞠目結舌的《誘僧》,一部從唐初「玄武門之變」的歷史陰謀,引出一段情慾和佛禪的傳奇。全片在大陸拍攝,實景與佈景都用得極佳,美術和攝影一流。改編自香港作家李碧華小說的《誘僧》,以華裔女星陳沖來「引誘」觀眾,特別是她剃光頭髮,裸體色誘是電影的焦點。「但全片也以她的角色最失敗,打扮不夠漂亮,產生不出驚豔效果,這位公主性格不明,後來忽然變成為另一寡婦,又突然變為奸細刺客,實在交待不清,」香港影評人石琪指出。

在經歷《秋月》、《誘僧》兩部影像風格的作品後,羅卓瑤回到她最擅長的移民題材,得到澳洲政府的資助完成《浮生》,在情節的敘事手法和影像上顯得通俗許多。不同於《愛在他鄉的季節》經營的是一份異鄉悲調,《浮生》深入兩代華人西化程度差異的問題,將主題擴展到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洋文化的衝擊。故事講的是香港主權歸屬中國前夕,一個家庭的五個兒女從香港移民到澳洲的遭遇及心路歷程。

走出香港

《浮生》是羅卓瑤移民澳洲後的第一部作品,主題延續她一貫對文化身份的探討。「很多人只從移民的層次來討論《浮生》,其實我想表達的是,人存在的短暫,在無根的社會如何生存,」她說,眼光放遠點,人都有大限,都有完結。

澳洲大地原始的風貌為羅卓瑤的創作擦出新火花。《女神一九六七》以高反差、粗粒子、色調的廣告片手法,呈現荒野遼闊的景致。「奇幻瑰麗的視覺風格大異於她的舊作,這是澳洲塑造出來的羅卓瑤,不再香港,」台北電影節國際影展特刊指出。
澳洲政府顯然對這對編導夫妻的成績非常滿意,《浮生》已被選為該國的文化推展影片之一,代表澳洲至世界各地從事外交之旅。

在澳洲找到了新的創作力,作品中也總是試圖為現代人尋找自己,羅卓瑤說,「雖然不知道可以走到哪裡去,但這是我們的旅程,也希望這是觀眾和我們一起走的旅程。」(光華畫報雜誌社)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警方破獲假酒工廠製作的酒類,大多以台灣菸酒公司出產的酒品為主,但是桃園縣警方今天破獲多處製造假酒工廠時,卻發現連維士比藥酒也成為偽造對象,警方研判可能是不少癮君子喜歡各式酒品組合飲用才使得各式假酒因應而生。中壢分局今天兵分三路,分別在八德市、大園鄉、台北縣三重市仁美街等三個製造工廠,查獲以蔡木貴為首的製造假酒、假藥集團共五人,共起出市價超過新台幣四千萬的偽酒與偽藥。
  • 日前大規模遷徙至內蒙古根河市的「中國大陸最後的狩獵民族」鄂溫克獵民,由於難以適應遠離自然環境的新居,紛紛帶著家產及最重要的伴侶馴鹿,返回位於敖魯古雅鄉、原始森林中的故鄉。上週起分批遷徙的數百鄂溫克獵民,在尚未完成全數遷移行動前,就發現首批遷徙者出現適應不良、舉家返回山林的情形。中國大陸主管部門原本希望將他們從原始大森林遷入內蒙古根河市西郊的獵民新房,讓這個「最後的狩獵民族」遠離狩獵生活、融入現代文明,然而獵民畢竟屬於山林原野,他們離不開原始森林中的故鄉。
  • 与政治危机一樣,中國的社會危机也已不斷積累,可能被經濟危机引發。中國的經濟“奇跡”很大程度正是建立于社會危机基礎之上──如勞力過剩,勞動廉价,勞工受壓迫等。加上社會危机的其他因素──如三農問題、城鄉對立、道德淪喪及犯罪增加等,一旦發生經濟危机,我擔心出現一种最具破坏性的現象──連鎖擴展的“打砸搶”。這只是危机形式的一种,卻值得特別擔心。印尼等國有過這种先例,但社會如果保留完整的宗教信仰、民間社團和文化傳統,是可以及時抑制和消解的。中國卻失去了這些條件,因此就有可能擴大為全社會的危机。
  • 民進黨美西黨部、海外阿扁之友會、海外愛台懷鄉志工團為明年台灣總統大選8月9日於台灣會館,舉行座談會說明海外僑民返國投票辦法,助選團行程及分析選情,數百位觀眾前往參加。
  • 北京[紅葉葡萄酒廠]因為申請註冊“納帕河谷”酒商標,引起了美國加州納帕河谷酒商的抗議,要求中國法院予以制止。 加州納帕河谷是著名的酒鄉,生產的優質葡萄酒名聞遐邇,由此也招來美國國內和國外製酒公司採用相仿牌子的麻煩。這次,北京[紅葉葡萄酒公司]在三月份申請註冊“納帕河谷”商標,被加州納帕河谷制酒商獲知,認為這家公司的舉動是想冒用加州酒鄉的名字,名不符實。[納帕河谷酒商協會]於是在六月向中國一家法院起訴,要求制止這種冒牌行為。
  • 8月9日和10日是北代、斯諾擴秘和富奧三個小城一年一度的高山節。這裏距西雅圖30哩,處處高山聳立、群山環繞、香翠欲滴、別有天地、環境幽靜迷人、令人心曠神怡。小城的人民純樸善良、熱愛生活。每逢此日都以遊行、集會等多種形式慶祝這個民間節日,今年法輪功學員也入鄉隨俗,為節日的居民們表演了功法和唐裝舞蹈為節日助興,既展示了中華民族悠久美好文化的一個側面,也展示了法輪大法的祥和與健康。
  • 嘉義縣東石鄉漁民在彰化縣外海拖網捕魚,經海岸巡防署第四海岸巡防總隊發現認定違法帶回處理,引起漁民不滿,今天群往東石辦公室抗議還出動民意代表關心,但是海巡署仍決定依法處理並罰款新台幣十五萬元。這起抗議事件起因於十五日下午,東石漁民黃春發等人分乘兩艘管筏在彰化縣芳苑鄉外海雙拖網捕魚,被海巡署巡防艇發現,認為在三海里內捕魚違反漁業法,漁民堅稱當時離岸約五海里,雙方在海上一度引起爭執,漁民不願收網,海巡人員以漁民未帶身分證,連人帶膠筏帶回東石辦公室處理。抗議漁民認為海巡人員拿槍押人、態度不好,第四巡防總隊長王師克指著播放的錄影帶說,漁民還一度駕駛管筏衝撞巡防挺,海巡人員執行公務,全案依法罰款十五萬元,並以妨礙公務移送法辦。
  • 烏干達前軍事獨裁者伊迪﹒阿明在流亡地沙特阿拉伯的醫院,終年大約78歲。
  • 大量置業者由於承受不起在雪梨購屋的沉重負擔而轉至邊遠地區買房,造成鄉村房價增長幅度兩倍於省會雪梨。
  • 劉長樂與中銀香港的友好關係正因為一宗樓宇貸款問題而受到考驗。多次被傳財政有困難的鳳凰衛視主席及亞洲電視股東劉長樂,因於一九九七年與人合資投資金鐘力寶中心寫字樓虧損,被中銀香港收樓變賣後,追討差價一千二百多萬港元。令事件更耐人尋味的是,有「新界地王」稱號的香港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亦是劉長樂的其中一名合伙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