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mega开奖结果官网-mega开奖结果开户-mega开奖结果注册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第八曲﹕ 胡笳十八拍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9日訊】

    《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據傳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由琴伴唱,表現了文姬思鄉、離子的淒楚和浩然怨氣。現以琴曲流傳最為廣泛。

  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據傳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語中即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聲之故 。

  唐代琴家黃庭蘭以擅彈此曲著稱。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詩中有:「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在琴曲中,文姬移情於聲,借用胡笳善於表現思鄉哀怨的樂聲,融入古琴聲調之中,表現出一種浩然的怨氣。

  現有傳譜兩種,一是明代《琴適》(1611年刊本)中與歌詞搭配的琴歌,其詞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敘事詩;一是清初《澄鑒堂琴譜》及其後各譜所載的獨奏曲,後者在琴界流傳較為廣泛,尤以《王知齋琴譜》中的記譜最具代表性。

  全曲共十八段,運用宮、徵、羽三種調式,音樂的對比與發展層次分明,分兩大層次,前十來拍主要傾述作者身在胡地時對故鄉的思戀;後一層次則抒發出作者惜別稚子的隱痛與悲怨。

  此曲全段都離不開一個「淒」字,被改編成管子獨奏,用管子演奏時那種淒切哀婉的聲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則蒼悠淒楚,低則深沉哀怨。

  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稱道為「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了募款籌備「2002-2004蕭邦節」活動與「紀念名音樂家鄧昌國逝世十三週年活動」,音樂家藤田梓、呂麗莉及蘇顯達首度攜手於六月二十日在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二十七日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二十八日在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舉辦募款音樂會。鋼琴家藤田梓、小提琴家蘇顯達及聲樂家呂麗莉這次共同舉辦募款音樂會的目的,是希望能舉辦多項音樂會活動,促進及推廣音樂風氣,預計將演出包括蕭泰然、郭芝苑、馬水龍、蕭邦、李斯特等中西作曲家名曲,有興趣的朋友詳情可洽 (02)27516127。
  • 日本資深藝人四十八歲的西城秀樹因小腦中風而緊急住院接受精密檢查和治療。他的經紀公司表示,他只有發聲困難的輕微症狀,所以預定在八月中到九月舉辦的日本巡迴演唱會仍將照常舉行。西城秀樹二十一日結束韓國濟州島的晚餐秀表演後,二十二日傍晚一回到東京便直接住院接受精密檢查。他的經紀公司表示,西城秀樹除了「發聲困難」之外並無其他症狀,所以原定八月中起在名古屋、東京、大阪等地舉行的「傳說的舞台」巡迴演唱會將照常舉行。西城秀樹於1972年出道,當紅時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張國榮的成名曲「MONICA」也是翻唱自西城秀樹的歌。西城秀樹直到近年才結婚,去年他太太美紀為他生下長女莉子,今年又傳出喜訊懷了第二胎,預產期在今年九月。-(完)
  • 十面埋伏:著名琵琶傳統大套武曲。描繪了楚漢相爭中垓下之戰的情景,故事性極強。
      曲譜最早見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華秋萍的《琵琶譜》,而在此譜之前,只有描繪同樣題材的《楚漢》。
  •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古琴名曲,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生動,精確。
  • 著名揚琴演奏家李平和她創辦的華羽音樂學校學生們在藝文國際趣盟劇院舉辦揚琴及打擊樂專場音樂會
  • 藝術史家們對用「矯飾主義」(Mannerism)這個詞做為繪畫風格的名稱有過許多爭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爆發前,德國藝術史家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這名詞來形容十六世紀時在意大利那些無法被歸類的藝術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開創英國18世紀的黃金時代外,她的統治還標誌著繪畫、戲劇、詩歌和音樂等高品質藝術的興起。安妮女王延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銘:「永遠不變」(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體現她的使命就是恢復受法國和西班牙影響之前的英國的價值觀與傳統。
  •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 透過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貢」(Bodegón)畫作將這種儀式化的舒適氛圍融入其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