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們在夜裡等你

──“不寐之夜”重開隨感
任不寐(北京)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5日訊】在這個新的不寐之夜,我首先想對兩個孩子說幾句話--這些話我放在心裡很久了,每次要說出來的時候,內心的顫抖總是把思緒搞的很亂。我在虛擬世界也找不到盡情和這兩個孩子對話的地方,我和這個世界一樣不配仰望那兩片飄逝的雪花……今天我想說的話是,不寐之夜重開了,燈再次點燃,孩子,我們等你回家。

第一個女孩我們還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不知道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間。2003年6月4日,四川省金堂縣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值班民警黃小兵、王華麟將實施盜竊行為的婦女李桂芳抓獲。6月22日晚,李桂芳的鄰居聞到屍臭報警,當地警方破門而入才發現李桂芳3歲的小女兒已活活餓死在臥室門後。有記者調查後在網絡上披露:當時李桂芳曾跪地哭求公安,說她家中還獨自鎖著三歲幼女,哀求對方讓她回家把孩子放出來 交給其他親友她再回來投案,但警察不許,也未打想辦法核實李的話,也未給李的當地派出所打電話(當地派出所熟知李家情況),也未通知李的 家人(李有兩姐一兄)。於是三歲孩子就這樣被所有的人”遺忘”在家中。在這大熱的天裡,沒水喝沒食物吃沒人理睬,也沒有人想起她。於是一個幼小的生命就這樣悄悄地死了。(綜合華西都市報、成都商報消息)

我想起了自己的女兒。我想起了1999年有一天我要去接幼兒園放學的女兒,但中途被警察攔阻去”談話”,他們對我關於”孩子在等我”的申訴完全置之不理。人們不難想像,上述悲劇的發生不是偶然的。我也建議人們也想像一下,這個三歲的女孩兒掙扎和哭泣的那幾個日夜……心碎的感覺是什麼呢?更使我窒息的是,這個孩子不是孫志剛,世界打不起精神傾聽她的啼哭。她沒有名字也沒有白花圍繞的墳塋。

還好,我們知道另外一個小女孩的名字。3歲的段雪花隨改嫁的母親住進了繼父家,但她卻因為是繼父家”憑空多出來的一個包袱”而被繼父的母親屢屢折磨,小女孩不僅在糞坑裡呆過,而且腿骨和頭蓋骨都被打裂,死時,頭皮全部潰爛,而且身上有60多處傷痕。這件事情發生在開縣東華鎮荷花村,小雪花死於2003年年4月10日(重慶商報)。我們孩子在我們的時代獨特的命運是,向她們行兇的惡棍不僅僅是”國家”。每個人都可能是兇手,他們在”國家”裡聯合起來無所不為。

我夢想”不寐之夜”是這樣一個地方:它能傾聽最軟弱無助和”微不足道”的哀哭與呻吟,她為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者、無處傾訴的思想、無人傾聽的話語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由於警察制度和內在恐懼,很多人的文字在互聯網上,電子公告牌上屢次被刪除。他們遭遇了不幸,他們想說真話,但”網警”和”版主”在踐踏他們的”言論自由”方面進行著天衣無縫的合作。我知道”不寐之夜”和”不寐論壇”還必須繼續努力才能為改變上述狀況作出一些貢獻。我也相信這是一份共同的事業。這個事業將繼續被打斷,在恐懼和狹隘絕對統治網絡的時候,我們將繼續在網絡上四處遷徙。

我知道,我自己需要”不寐之夜”遠遠甚於其他網友:我需要一個自由表達自己的地方,特別是表達自己的慚愧和思念的地方。今天,在”不寐之夜”第5次重開之際,讓我們一起回憶兩年來來和我們同行的朋友。我們在這裡首次告訴世界,劉荻被抓走,然後我們在這裡先後關注過很多朋友的命運,就像家人苦苦守候它遠行的兒女和親人。就在這兩天,一為叫羅永忠的網友又”失蹤”了,原因是他誠實地說出了自己的國家的看法……是的,我需要不寐之夜,需要在這裡表達我的不安和羞懺,表達我的無能為力和不甘……

我也希望從此以後”不寐之夜”能永遠銘記自己的兩個女兒:上面那個餓死的小女孩和被折磨置死的小女孩。請允許我給第一個孩子起一個名字,就叫它小雨點吧。”不寐之夜”將把這重開的時間:7月1日,作為自己的哀悼日,我呼籲所有進入”不寐之夜”的人們記住這個日子,在每年的今天,我們在這裡祭奠”小雪花”和”小雨點”。我呼籲網友們一起努力使這個日子–“不寐之夜哀悼日”–的價值超過”國殤日”,更應該穿透那些”政治生日”催生出一種宗教精神來。

今夜,我們點然一盞燈。小雨點可以回家了。小雪花可以回家了。

我們在這裡等候所有風雨交加中前來扣門的靈魂。

(明心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一個房間打掃,牆壁,天棚,各種物件兒,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務必做到乾淨、整潔。兒子很是仔細,就連燈泡都擰下來,一個一個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帶回的邪黨報紙,該燒的燒,該丟垃圾點的丟垃圾點,不能讓它散發毒氣。掃灰,也叫「除塵」,或「出陳」,走出舊的藩籬,除陳迎新,多好的寓意。
  • 看來,那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應該改成「上天言實事,下界無欺瞞」才好。沒有欺騙,人們才會真誠相待,才會友善,才會寬懷包容,社會不就平安祥和了嗎。這正是:大法傳世人心歸正,春風吹拂萬物復甦。
  • 我期待著,神州歸正道。我盼望著,江山復清明。我期望著故鄉的環境能恢復到童年時的美景,人心像古人一般純正…
  • 梅花高尚的品格更令我肅然起敬,歷經苦寒,迎霜沐雪,堅韌不拔吐露芬芳,這多麼像一群行走在山間田野,大街小巷,不懼強權暴力,拎包送福,把真相福音送達千萬家的大法弟子呀
  • 繪畫《鄉村福音》,作者:方外。(明慧網)
    一碗雞湯泡麵下肚,整個人都暖和起來了。此時暮色已經降臨,煙花在空中頻頻綻放,我看到父親推出了自行車,我知道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好多年以後我才意識到,一段純潔無瑕的記憶,對於一個生命來說是多麼的珍貴。所以在故鄉的那段最純真、最無邪的時光也就成為了我一生中最美好、也最難以忘懷的記憶。故鄉也就成了我筆墨用得最多的地方,因為那是我的靈魂與大自然最親近的地方。
  •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隱士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其實恰恰相反,他們的生活是充滿生機的。只不過是沒有了那種對名利的追求和執著,人的思想變得非常簡單而已。
  • 即便是一道陽光,一縷炊煙,甚至路人呵出的一口口「霧氣」,也會讓人心底生出一絲暖意來。叫人不由得想起簡陋的屋子裡「呼呼」燃燒的火爐,想起穿著單薄圍爐取暖的人們那愜意的談笑。 你會不自覺地想到諸如生機、光明和溫暖之類的字眼,那是能夠叫人生起希望,充滿力量的美好事物。
  • 經歷過黑暗中的掙扎,而今我能站在光明中守護信念。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黑暗,而是在黑暗中點燃微光,讓它照亮更多人的內心。
  • 眾生皆可覺悟,只需一顆向善的心,便能開闢新生。這是一場靈魂的覺醒,是一場跨越苦海的航行。在師尊的引領下,我們穿越層層魔障,跨越魔障風暴,走向那片寧靜祥和的淨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