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世界博彩公司 - 体育

教改,改什麼?

駱明慶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4日訊】最近,一個以「饒了孩子吧」為訴求,名為「快樂學習教改連線」的「新教改」團體出現了。雖然該團體在「快樂學習」之外的主要訴求尚不清楚,但是在社會整體對現形升學制度不滿的氣氛中,似乎頗引起一些注意。甚至有人認為,此一「新教改」的出現,恰好宣告了自「四一○」開始,教改十年的徹底失敗。

快樂不等於教改

活在台灣,每個人都有十數年在升學階梯中匍匐前進的經驗,信手拈來也都可以說出許多「教育有問題」的例子。不過,即使是許多關心教育的人士,在超出個人與子女的求學經驗之外,對於整體教育體制的瞭解,其實都相當片段而侷限。

當然,由關切子女福祉的角度出發「快樂學習」的教改訴求,自有其正當性。只是,當感覺要變成政策之前,有幾個問題必須先釐清。首先,所謂不快樂,是現在不快樂?還是和教改之前的小孩比起來,現在的小孩比較不快樂?大部分的家長,回答的其實應該是前者,而沒有比較的基準去回答後者的問題。

其次,造成學生不快樂的源頭在哪裡?只是因為升學制度「多元化」之後,必須面臨更多選擇的壓力嗎?人們談論過去十年「教改」的問題,大多由自家小孩的經驗了解到升學方式的變化,反而忽略了過去十幾年大學倍數擴張,對紓解升學壓力的貢獻。此外,國中小學生不快樂,除了升學壓力之外,也和中小學幾乎全是公立學校,教師幾乎沒有誘因讓學生「快樂學習」有關,我們如何期待不需面對消費者選擇壓力的中小學,提供學生好的學習環境。

管制才是問題源頭

其實,我國教育制度的最大特徵是,政府對升大學機會的管制,以及對公立學校的鉅額補貼所造就的「低學費」政策。大學機會的高度管制,才是升學壓力的真正源頭。上大學可以提高所得並促成向上流動,人們當然竭盡所能去爭取這些被限制的機會。另一方面,政府對公私立大學補貼的巨幅差異,即使在大學機會擴張之後,仍使得學生有相當大的誘因去競爭公立大學的機會。

教改,當然是要改變現在的教育制度。問題是,不論由「使孩子快樂」的感覺或「照顧弱勢族群子女」的想法出發,都必須對我國教育體制的基本事實有清楚的瞭解,才能深入談論「教改」是要在什麼樣的現實上,進行什麼改變。任何政策改變的建議,都必須先推估新政策將如何影響學校、老師、學生與家長的誘因結構,對人們的反應有所預期。然後,還必須評估這些新政策帶來的可能改變,是否真能達成教改的原始目的。──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十年前,一群熱中教育改革人士走上街頭,自四一○教改聯盟起掀起一系列風起雲湧的教改熱潮;十年後,台灣教育改革卻遭遇推動無力、社會反彈的壓力,又一群對於改革同樣抱持熱誠的人,扛起「饒了孩子們吧!」的旗幟,默默地重新走上街頭。
  • 陳水扁夫人吳淑珍今天上午返回台南縣麻豆國小母校參加畢業典禮,並受頒傑出校友;吳淑珍致詞時肯定政府十年教改,且要畢業小朋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一定要做大官、大人物或賺大錢。
  • 國民黨主席連戰昨天在國民黨中常會表示,當教育無法成為窮人最後一道的正義防線時,多元教改原意已遭受扭曲,目前進行的多元教改是失敗的政策,知識經濟的時代,台灣要避免教育世襲制,淪為「只有有錢人才能受教育」的境界。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這一切聽起來不錯,但請記住,對於一些感覺自己沒過過真正的大學生活並且正在努力建立友誼的學生來說,住在家裡可能會很有挑戰性。然而,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這些限制。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大學期間離開家住宿舍或租房住,即自由又獨立,這個想法很誘人。然而,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住在家裡是更好的選擇,特別是如果他們的大學就在附近。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