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开奖查询- 线上博彩全攻略

人生感悟: 婚禮

徐正毅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8日訊】參加婚禮,有如到劇場看表演。不同的是,在劇場看戲大多沒得吃,而婚宴則備有豐盛的美食。婚宴表演的開場,通常由幾位事業有成或有名望的人輪流上台致辭。

  每逢選舉季節,為了打知名度,候選人都善用這個場合,自動地踴躍上台發言,藉著祝福新人的機會,爭取曝光。往往臨場從口袋拿錯新人的資料,張飛變岳飛,亂點鴛鴦譜。好在台下的賓客,不是忙著各自交談,就是飢腸轆轆地盼望這一串開場白能早點結束,以便大快朵頤一番,有誰在乎台上說的是甚麼。

  以往新人大多十分含蓄,規規矩矩照著劇本演好這齣戲,然而隨著時代風潮在變,經常見到新娘大方地到處指揮,調兵遣將,顯露出她過人的領導才能。她除了扮演女主角之外,似乎又多扮演了導演的角色。我們很容易地可預測到,在這對新人所組成的家庭中,誰將是一家之「主」。

  有的主婚人,把兒女的婚禮當成他檢驗多年來打造交往所累積人脈的成果。浩大的喜宴,只見他或她如蝴蝶般到處握手寒暄,似乎喧賓奪主地成為婚宴的主角,而那對兒女新人反倒安靜地站在旁邊成為配角。

  婚禮的菜色多樣而豐盛,在酒過三巡之後,本來彼此陌生的同桌賓客,總會找些和這對新人有關的話題,讓這場婚宴不致淪為「純吃菜」。

  宴後,折騰了一些時日的新人,堆著一臉笑容站在出口處,捧著裝滿喜字的盤子,將酒足飯飽的來賓一個個歡歡喜喜地送出門。此時這對新人才揭開共築命運共同體的序幕,小心呵護這新的組合,讓它如醞釀美酒般越陳越香。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我情竇初開,不得已訴諸筆端時,發現大學裏賣的地下刊物上印有現代詩歌,於是買來作上課時的私下讀物,遺憾的是它們和那些讓我昏昏欲睡的教材一樣難懂,讓我無法借鑒,但從此知道它們叫「朦朧詩」。到德國後有機會膂識了他們的作者,幾位「異議」名人。跟其中之一同行時,我提起「文革」,他說他們那時把收穫的金圓財寶等都如數上繳了所以他們沒有「打砸搶」,就是說這位詩人和他的詩一樣「朦朧」,他對「文革」壓根兒沒作任何反思。而另一位朦朧詩人則對我說,你們女人就知道寫真情實感。當時我忙著躲避他口中吐出的臭煙,所以無暇也無心與他辯論。但我想他們大概是在獨裁專政下先是不能,然後是不願寫心裏話,所以練出了做文字遊戲的特技而我動筆的初衷是為了表情達意,與人交流,讓別人明白我的心思,我只想達到認識自己、世界和上帝的人生目的。或許這跟我是女人有關係
  • 人的一生就像這桌子。我們隨心所慾的改變著光鮮的表面,明亮的一塵不染。然而總是有一個抽屜,在黑暗的最深處積壓著我們所有的秘密。那就好像一個孩子童年的鎖,想隱藏一張沒有及格的考卷。等到突然打開的那一天,才發現考卷居然堆積滿滿。
  • 有時候表達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像今天在網上看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說道一個人遇到一個朋友,由於以前有誤解,所以這人迫不及待地立即向他解釋自己的清白,不料事情不僅沒有解決,那位朋友反而對這人的誤解更深。於是作者感慨道「說還是不說令人左右為難」。我突然想到一句話,就是甚麼是「越描越黑」,這種滋味自然是不好受用。有多少英雄好漢能承受得住被冤枉,被誤解的困境。一個潔身自好的君子能受得住別人對其人品的誤解麼?這生活中,又有多少「誤解」的不幸:關心被認為是有所圖謀,提建議被認為是看不起別人,有時候甚至會因此吵起來,等等等等。被誤解時,說還是不說真是個不容易的決定。那怎麼辦呢?轉過身,頭一甩,眼一閉,不理人了。這不行,因為人們會遠離你,容易招來反感。要是一頭扎進去,拚命解釋,又會招來別人的猜疑,甚至被當作飯後磨牙的趣事。所以張口說話,既要做到保護自己,又要不得罪聽的人,這可真是累。真的沒有辦法可以破除這個嗎?圖
  • 朋友最近告訴我,狗搖尾巴,除了向人示好之外,有時是在求救,她問我知不知道?這一問,倒使我想起兩年前的一段往事。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