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8日訊】
首先應該說明的是,容易受寵的往往都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
對于多數人來說,第一個孩子是世界是最好玩的玩物。但喜愛不是唯一的因素。父母除了容易把自己的希望和擔心轉嫁于這個孩子身上以外,還有其他的操心事,比如,要爲一個無能爲力的小生命地幸福和安全負起全部的責任。但是這種責任感是陌生的。嬰兒的哭聲就像一種强烈的呼籲,使你不得不做點什麽,然而你仍然會不明白該怎麽做好。有養育孩子的經驗後,那麽養育第二個孩子,就比較有把握了,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比如,你知道爲了孩子,有些事情必須拒絕他,而且,當你確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時候,就不會由于自己的鐵石心腸而感到自豪了。
哪些家長容易把孩子慣壞呢?他們通常都是:
1、大齡青年養育孩子或等了很久才有了孩子,而且懷疑自己可能生不了第二胎的父母。
2、缺乏自信心,甘願做孩子的奴隸,期望孩子能够成爲他們理想中的父母。
3、孩子是抱養來的,所以想通過超常的努力來完善自己的父母資格的父母。
4、曾在大學裏學過兒童心理學,幷在心理學領域工作過,而且信心百倍地想證實自己能力的人,實際上,當他們把理論真的弄懂以後,就會明白育兒是一件倍加艱苦的工作。 5、由于對孩子發脾氣而感到內疚,因此想采取孩子要什麽就給什麽的方式來滿足心理平衡的父母。
6、聽到孩子哭就忍受不了,因此時而憤怒,時而內疚的父母。
無論內在因素是什麽,這些家長都是孩子想什麽就給什麽,所以自己犧牲的安逸和權利太多。假如孩子知道要東西的時候要明智一些,情况還不至于太糟糕。可惜的是,他們幷不知道什麽對他們有好處。其實,聽從父母的指導是孩子的本性,因爲這能使他們得到安慰。當父母表示遲疑不决的時候,孩子就會感到不安。結果只要孩子一哭,家長猶如聽到“領導”的命令一般急忙把他抱起來,好像如果不管他們,結果就會很糟糕。長此以往,孩子也會産生同樣的感覺。
所以,家長越是向孩子的“屈服”,孩子的要求也就越高。這時的家長就會感覺到自己像個奴隸。麻煩的是,一到這時,家長就會感到生氣,接著又會感到自責,然後再次讓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