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WTO
【大紀元7月13日訊】汽車零組件、紡品成衣及漁產品等三項敏感產業,使台灣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非農產品市場進入」談判中面臨強大壓力,為確保業者權益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台灣在WTO已提出多項因應方案。
據中央社7月13日報導,非農產品市場進入談判小組日前結束一周的會議,討論主席提出的談判模式草案,在關稅方面,除了以「公式削減法」調降關稅外,並主張採取「部門別模式」,列出未來應調降關稅為零的七大部門產業。
這七個部門分別為:電子與電機、漁產品、鞋類、皮製品、汽車零組件、珠寶與貴重金屬、紡品與成衣,由於台灣是工業產品出口國,基本上支持各會員國降低關稅,但漁產品、汽車零組件、及紡品與成衣是台灣的敏感產業。
目前部門別模式尚未得到任何共識,已開發國家主張應為「強制性」,但開發中國家堅持是「自願性」,而台灣代表團在會中強調,為保留未來談判彈性,現階段不應列出部門,未來再由各會員國談判決定。
台灣代表團更針對漁產品正式提案指出,為確保漁業資源的永續發展,對被竭盡的天然資源應給予特別處理,應兼顧保護自然資源及貿易自由化的目標。日本及韓國也在會中發言,表達了同樣的立場。
在降低關稅部分,台灣也提案表示,「新加入會員應給予適當的調適期,使他們在實施杜哈承諾前,可進一步調整其工業」。
美國、歐盟等主要會員國,對台灣有關新會員國的立場,也有正面的回應。
WTO非農產品市場進入談判小組本應於五月三十一日前就確立談判模式,現在進度已嚴重落後,主席預定在八月的會議中提出選擇方案,但要在九月的坎昆部長會議前完成談判模式困難度極高。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