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礦物離子異常 嚴重者會要命
【大紀元7月12日訊】鉀、鈣、鎂、鈉等礦物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份,在血液中係以離子的狀態存在,一般人通常不會去注意抽血報告中「X離子」不正常的問題,然而上述離子濃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引發神經、肌肉及心臟方面的異常,嚴重者甚至會致命,如果民眾有這方面的症狀,必須儘速找醫師診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施俊明指出,血液中鉀離子濃度太低,會引發神經肌肉方面的症狀,如肌肉無力,甚至整個人完全無法活動,形成癱瘓狀態,嚴重者則會因為心室性心搏過速,引起致命性的心律不整;相反地,假使鉀離子濃度太高,會出現肌肉無力、抽筋,甚至致命性的心跳過慢現象。
鉀離子異常是如何引起的?施俊明表示,年輕人甲狀腺亢進、藥物(如利尿劑)、腹瀉及不適當的節食,都會引發鉀離子過低,其中腹瀉是最常見的原因;至於鉀離子過高,有時是因為高血壓藥物所引起,另外,腎功能欠佳或心臟衰竭者須限制鹽分,病患會以低鈉鹽代替,不過低鈉鹽含有高比率的鉀,若攝取過多就會造成鉀離子過高。
鈣是骨骼健康的必要成份,但施俊明指出,鈣離子過高,就和鉀離子過高一樣,會影響到神經肌肉,引發致命性的心律不整,有些人還會嚴重便秘和嘔吐,中樞神經也會受到波及,出現神智不清、嚴重昏迷、體內結石或心臟血管鈣化,造成心臟血管疾病;假使鈣離子過低,容易影響心臟神經系統,造成心律不整或嚴重抽筋。
施俊明說,惡性腫瘤、副甲狀腺亢進、食用過多含有維生素D的鈣片,都會引起鈣離子過高,因此如洗腎病人有副甲狀腺亢進問題,就必須加以割除。
鎂離子異常的症狀和鈣離子類似,施俊明表示,正常人體鎂離子含量並不高,如果病患缺鎂,通常是排泄掉太多所致,而鎂離子過高幾乎都出現在腎衰竭的病人,所以這類患者不可食用一般胃藥,因為一般胃藥幾乎都含鎂。
施俊明指出,鈉離子太低會影響中樞神經,造成反應遲鈍或昏迷,過高也會出現昏迷、痙攣、癲癇現象。他說,鈉離子太高會由鹽分攝取太多、體內水分太少或打太多生理食鹽水點滴引發;而缺鈉通常不是鹽分攝取過低,而是體內水分過多引起,如心臟衰竭或腎衰竭的病患就因為水分排不掉而造成鈉離子過低,所以除了藥物治療外,也須限制鹽和水的攝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