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9日訊】用筷子進食是中國人民的一大特點。可對幼儿來說,用筷子吃飯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常言道,心靈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細協調動作。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与。從大腦各區分工情況來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動的區域要比其它肌肉運動區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于大腦的發育。可見,及早進行手的活動功能訓練可以促進腦發育。
但是,有些家長為了圖省事,不及時訓練幼儿使用筷子,一直讓幼儿用湯匙直至入學,這种做法不太妥當,幼儿應從2至3歲時學習使用筷子,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幼儿享受用筷子進餐的樂趣,另一方面對幼儿的智力發育也有好處。幼儿拿筷子的姿勢有個逐漸改進的過程,此時家長不必強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勢,可以讓幼儿自己去摸索。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儿拿筷子的姿勢會越來越准确,可以夾起一些小的食物,如小糖丸等。
市場上供應的筷子多种多樣,對初學用筷的小儿來說,用毛竹筷為宜,一是四方形的筷子夾住東西后不容易滑掉,二是本色無毒。初學用筷時,先讓小儿夾一些較大的、容易夾起的食物,即使半途掉下來,家長也不要責怪。應給予必要的鼓勵。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