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圣德之君唐太宗 (一)

史然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30日訊】為世代傳頌的“貞觀之治“,在中國歷史上獨領風騷,無与倫比。究其因,則是因為唐太宗的圣德所為。以下兩則貞觀初期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將一個為民而懮而思的具成湯王之德的君王呈獻在我們面前。

貞觀二年,唐朝京城附近鬧蝗虫。有一天,唐太宗進入禁苑中,看到蝗虫,就拈起几只,禱告說:“人民靠谷物活命,你卻吃掉了庄稼,如今我宁愿讓你吃我的肺腸。”就想把蝗虫吞下去,身邊的人勸他說:“這种坏東西吃下去會生病的!”他說:“我愿意代人民受災,還怕什么疾病呢?”還是把它們吞下肚去。据說這一年雖有蝗虫,卻沒有成災。

貞觀二年關內地區發生旱災与飢荒,有很多百姓賣掉子女來換取衣服和食物,唐太宗下令將皇家倉庫中的金銀絲綢拿出來,替災民贖回小孩,還給他們的父母。他在詔書中還說:“如果能讓年成丰收,天下平安,即使把災禍移到我的身上也甘心情愿。”不久天降大雨,緩解了旱情,百姓都很高興。

面對古人的所言所行,不得不令人深思。在今天的中國大陸,江澤民為了一己之私,喪心病狂地鎮壓一群具高德,堅信“真善忍”的法輪功修煉者,終致天譴人怨,蝗災、旱災、水災、瘟疫肆虐中華大地。唯有終止這場史無前例的對法輪功的血腥鎮壓,將江澤民押上歷史的審判台,中國方有平安之日。目前,法輪功學員以“群體滅絕罪”對江澤民的起訴是在替天行道,益國益民。天道公平,江澤民是在劫難逃,气數已盡。天网已收緊。

(正見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朝宋高祖平定了東晉的桓玄後,讓劉毅做撫軍荊州刺史。劉毅到荊州,就召見牧牛寺的寺主。說寺主藏匿了桓玄家的兒子慶在寺裡做和尚,殺了寺主和另外四個僧人。後來,劉毅夢見被殺的和尚說:“你為什麼枉殺我們!我們已經向天帝稟告,恐怕你也活不多久了。”
  • 編者按: 天災象一面鏡子,反映出的人間百態,真与偽,善与惡,無不纖毫畢現。為民造福者有之,瞞災不報者有之、視災而不見者有之……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白髮滄浪上,全忘是與非。」在水邊隱居的高人,經常親近自然,日常活動都能保持心態純淨。徐明義畫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義 提供)
    誰是古今「茶神」「茶聖」呢?愛好茶道之人都會想起陸羽(字鴻漸、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陸羽的足跡踏遍中國種茶名山和名泉,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將所得結果作成了《茶經》傳世,開導後人茶文化的風尚流傳至今,並使得中華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經典。陸羽對茶的研究為何能脫穎而出留下千古的功業呢?陸羽是怎樣和茶結緣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經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響的一生。一起來探索陸羽的生命之《歌》!
  • 在現代社會,已有醫學研究者表示,「人體的每一系統、每一器官都是造物主的傑作。」西方宗教人士也認為,人的身體「不只是化合物組成」,「而是上帝別出心裁的創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