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8日訊】天氣突然轉凉,各大醫院收治的“上感”患兒激增,據中國南京醫科大學二附院兒科感染專科吳中匡主任介紹:小兒“上感”幷發症不容忽視。
吳主任指出:“上感”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簡稱,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扁桃體炎”等診斷名詞。它本身幷不是十分嚴重的疾病,但是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很多幷發症,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上感”幷發症可大致分爲三大類:
1、感染自鼻、咽部蔓延至附近器官,較爲常見的有急性眼結膜炎、鼻竇炎、中耳炎、咽後壁膿腫等;
2、病原通過血循環播散至全身,尤其是細菌性感染幷發敗血症時,可導致全身各個部位的化膿性病竈,如皮下膿腫、化膿性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等;
3、由于感染及變態反應對機體的影響,可發生風濕熱、腎炎、心肌炎及其它結締組織病。因此一定要早期、積極、徹底治療,防止幷發症的出現。
罹患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後,不同的患兒及病程的不同階段,臨床表現輕重程度有很大的差別,一般年長兒較輕,嬰幼兒時期則重症較多;起病早期較輕,而延誤治療則可引起較爲嚴重的幷發症。對于一般的患兒,早期輕症時僅有流涕、鼻塞等鼻部症狀和輕微的咽部不適,有時淋巴結可稍腫大。部分患兒發病早期出現臍周疼痛,與發熱所致反射性腸蠕動增强或腸系膜淋巴結炎有關,一般1周內可自然痊愈。如在此期未得到充分治療或是幷發了細菌感染,則症狀明顯加重,出現寒戰、高熱(可誘發高熱驚厥),伴有頭痛、全身無力,不久即可因鼻咽部分泌物引起較頻繁的咳嗽。同時,咽痛和全身症狀均加重。如出現幷發症,如中耳炎、敗血症等,則會出現相應的症狀。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誘發因素主要爲營養不良和缺乏鍛煉,以及有過敏體質的兒童,因身體防禦能力低,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別是患有消化不良、佝僂病以及有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或後天獲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兒,幷發這類感染時,往往出現嚴重的症狀。
因此,吳中匡主任提醒廣大家長:對于“上感”應重在預防,在其高發季節,要注意讓小兒充分休息,加强鍛煉、改善營養狀况與環境衛生。一旦小兒罹患了上感,則應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預防幷發症。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一般護理及支援治療。運用藥物治療,可分爲對因治療和對症治療。對因治療中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藥治療,必要時可加用干擾素、丙種球蛋白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藥物。除非合幷有細菌感染,一般無須使用抗生素治療,以免引起菌群失調而引發更嚴重的感染。
即使使用抗菌藥物來控制已經發生的細菌感染,也應從低檔藥物如青黴素、百炎淨等開始,逐漸升級,幷應足量、全程應用,以免産生細菌耐藥,影響到以後的用藥;對症治療包括高熱時的物理降溫(冷毛巾敷頭前額、酒精擦浴等)及各種降溫藥物的使用、驚厥時鎮靜藥物的應用等。它們對于病原菌幷無直接作用,但是對于緩解症狀,防止高熱、驚厥對患兒的影響,有著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應注意及時應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