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7日訊】有兩位老朋友同時下崗了。其中一位原承包了一家規模不小的酒店,準備在商場中大顯身手,怎奈他幷不具備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不出三個月就把家底揮霍怠盡,最後只好關門大吉。另一位則租了一間臨街的房子,開了個小吃部,憑著祖上傳下來的手藝和他的真誠贏得了顧客的信任,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最近聽說他正準備把鄰近的房子一起買下來,好好裝修一番,開個速食廳。
有的人本來就是做大事的料,把他放在小處就是太委屈了他;有的人則適合從小事做起,硬要他做大事,情况也肯定不會好到哪里去。三國時候龐統投奔劉備,劉備讓他去做未陽縣令,龐統到任後100天不視事——他罷工了。諸葛亮出巡迴來聽說後告訴劉備,龐統是大才,理應重用,劉備倒也從諫如流,破格提升他爲僅次于諸葛亮的二號謀臣。龐統也果然不負衆望,在新的職位L—幹得非常出色,爲蜀國的建立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我想這恐怕不能用“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這樣的話去簡單地概括。“大材”與“小材”,“大事”與“小事”之間本來就沒有嚴格的界定,只不過是人們總喜歡按照自己的主觀看法去給它們戴上“大”或“小”的帽于。皇帝老兒君臨天下,威儀四方,應該算是“大人物”,他們做的事也應該是“大事”;詩人們不過喜歡賣弄斯文,或發點牢騷,在占代社會裏只能算是“小人物”,他們平時吟詩做句也應該算是“小事”。
可是,中國養了2000多年的皇帝,他們之中又有幾個能像屈原、陶淵明、白居易一樣深受廣大群衆喜愛、歷經千年而榮耀不减呢?美國人喜歡喊“偉大的阿裏”、“偉大的喬丹”、却從不喊“偉大的雷根”、“偉大的布希”,前者的權力、地位顯然不如後者,但他們却更廣泛地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和民衆的推崇。原因很簡單,可以做總統的人有很多,但球星、拳王的人格魅力是無法替代的;可以做皇帝的人有很多,但一代文豪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奇崛色彩却無法超越。所以,權不在大小,位不在高低,才不分上下,事不分巨細,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尋找一方適合自己的天空,用心靈去體驗,用生命去耕耘,讓人生之石敲出應有的亮麗色彩,那麽,你便是偉大的。
偉大的人從不會在“大”與“小”的計較中消耗無謂的精力。大有大的優勢,小有小的妙處。“大江東去”讓人感受驚濤裂岸的氣魄,“小橋流水”讓人領略曲院風荷的神韵;“大家閨秀”有端莊典雅的雍容,“小家碧玉”有清新明麗的自然。一部《紅樓夢》洋洋百萬言,成爲中國古典文學的尖端巨著;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列傳》全文僅92個字,同樣是千古絕唱。“大”和“小”都有一種境界,都有一種極至。做得輕鬆,“小”也就成了“大”;做得邋遢,“大”也就成了“小”。“大”與“小”原本就是一種對立統一。
有的人一心想幹大事、當大官、發大財,爲此不惜說大話、做大案、蹲大車。有的人爲了一己之利,買小車、吃小竈、養“小蜜”,甚至給別人穿小鞋,這樣的人,我們叫他“小人”。
大則大矣,小則小矣,唯有生活的大門永遠向我們敞開,讓人們穿行其中、緩緩而行,去描畫和點綴自己多彩的一生。看世間濤走雲飛,等閑了花開花落,當我們走過了人生的一段旅程,在忙忙碌碌的間隙裏摹然回首時,你就會發現,不管是“大”還是“小”,都是生活中一道獨特的美麗風景綫。@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