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常生病是抵抗力差嗎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24日訊】許多幼兒好像一年到頭都在感冒、發燒,每個月要看好幾次醫生,做父母的不免會憂心忡忡地問:“我的孩子常常生病,是不是抵抗力太差了?還是我不會帶孩子?”

  抵抗力從哪里來

  身體要對抗外來病原體的侵襲,必須靠各種完整的免疫防綫與機能,也就是白血球、抗體及無缺口的皮膚及粘膜。

  免疫力主要有兩種來源,一種是生病後,人體內産生對抗此種病原體特殊抗體,當此種病原體再來侵犯時,抗體就可以聯合白血球將病原殺死,而免于生病。此種免疫力,有的可以持續很久(如麻疹抗體)有的是暫時的(如感冒抗體)。打過預防針後,身體接受刺激也會主動産生免疫力,此種免疫力,一般而言具有終生效力。

  免疫力的第二種來源是“被動”而生的。例如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的嬰兒)接受母體留下的許多抗體而産生免疫力;又如注射了免疫血清蛋白後(即某種疾病的抗體),可能會對某些少數的疾病狀况産生短暫的抑制作用。

  人體內的多核白血球,先天就具有噬菌的本能,淋巴球也可以製造出各種抗體,有的抗體在嬰兒出生時已具有相當的數量,有些却要到幼兒6歲左右才能達到標準量。

  抵抗力隨著年齡而增加

  新生兒雖然有母親給予的一些抗體,可免于某些疾病發生,但是,因爲新生兒的白血球功能不好,而且“補體”(存于血清中,能够增加抗體的作用)的成分很低,無法配合抗體作用以阻止病原體的入侵,因此幼兒抵抗力極差。一般人以爲新生兒有母親給予的抗體,可以不生病,這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新生兒較少生病是因爲被保護得較周密,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少,一旦被病原體侵襲,不但會生病,且會病得很嚴重。

  到了4至6個月以後,嬰兒從母體接受的抗體會逐漸消失,自己也開始有能力製造抗體。白血球也漸趨成熟,不過因爲生活接觸面逐漸擴大,感染病原體的機會愈來愈多,也就時常生病了。隨著年齡再增加,由于疾病的一再刺激,體內抗體增多,抵抗力也慢慢地增强,五六歲以後,生病的次數就會開始慢慢减少了。

  常生病幷非沒有抵抗力

  有些幼兒一再地感冒、發燒,幷不是因爲沒有抵抗力,而是接觸病原體的機會比別人多。例如:在空氣中和擁擠的人潮裏,到處充滿了病原體,尤其感冒病毒的種類太多了,只要是沒碰過的,碰到了就有機會發病。其他如:兄弟姊妹多、生活空間(家庭、鄰居、學校)狹小也會增加得病的機會。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大人從外面回來,還沒洗手就抱小孩,很可能就把沾在手上的病毒傳染給孩子。每個幼兒的體質及所處環境也許有差异,有的人生病次數較少,而有的人就較多。但一般而言,“小病不斷,大病不犯”,有驚無險地長大後,父母親就不再有這方面的困擾了。

  常跑小兒科的大部分是半歲到4歲的幼兒,以後生病的次數就從每年約10次减少到每年一兩次,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

  真正抵抗力差的人極少

  真正抵抗力不好的幼兒是指三天兩頭反復發生一些較嚴重、化膿性感染的幼兒,例如:常患中耳炎、肺炎、膿胸、皮膚化膿、嚴重氣管炎、或是常要住院而且發育不良,這些病都是較“毒”的細菌所造成的。如果幼兒僅是常常感冒、發燒、咳嗽,幾天就過去了,這多數是普通的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而不是免疫缺陷問題。

  如何避免幼兒常生病

  許多家長以爲,讓幼兒多吃補品、補藥、健康食品或維他命等,可以增加抵抗力。有的醫師和家長也以爲常爲幼兒打“免疫血清蛋白”,可以讓幼兒不受感冒的侵襲。其實,這些都作用不大,因爲維他命與抵抗力無關。抵抗力是來自白血球和抗體,而絕大多數的幼兒都不會有免疫缺陷的問題。只是,一旦接觸到未碰過的病原體,而體內尚無對抗該病原體的抗體時,自然會感染發病。所以,問題在于接觸病原體機會的多少。不過,如果保持良好的營養狀况,一旦發病,就可比別人痊愈得快。

  平常多注意幼兒的飲食營養,少帶幼兒到人多的地方或公共場所;大人小孩都經常洗手;大人感冒時,避免和幼兒直接面對面接觸;新生兒儘量喂母奶,幷注意各種食具的清潔;定期打預防針以及有病及早找醫師診斷等,比多穿衣服、多蓋棉被、多吃補品和維他命等更爲重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發布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最新資訊,SARS在香港、越南及新加坡病例繼續增加,全球已有兩百一十九件,WHO雖不建議限制旅行,但警告前往亞洲及遠東地區要提高警覺。WHO說,到亞洲及遠東地區的旅客必須要知道SARS的主要症狀,雖然可能性不高,如在旅行途中或以後生病,必須要迅速通報衛生保健人員。
  • 我今年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五十歲到醫院診斷有高血壓症,低壓經常在100—110,高壓在170—180,醫生告訴我你這是終生病,要終生服降壓藥,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果然在六十五歲那年得了腦血栓,到醫院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出院前醫生再三叮囑腦血栓复發率高、偏癱率高、死亡率高,要我小心并保證每天服藥,尤其降壓藥每天必吃,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自此吃藥從不間斷。后來又吃中藥,治療一年多,血壓仍降不下去,生命處在危險境地。
  • 大紀元3月26日訊】(法新社多倫多二十五日電)加拿大官員今天說,有十四名醫護人員已經生病,他們可能是得了引起全球恐慌的致命肺炎,這種病已在加拿大造成三人死亡。安大略省衛生部官員說:「他們很可能是在治療最早出現的幾個病例時受到感染。」
  • 大紀元3月27日訊】(法新社新加坡二十七日電)神秘的呼吸道疾病在亞洲蔓延,新加坡已傳出第二起死亡病例,為控制蔓延的疫情,新加坡及香港的學校都停止上課。新加坡一家電視台報導說,一位基督教的牧師在探訪一名感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 的會友後生病,成為新加坡第二位因此病致命者。
  • 初爲人母,滿心歡喜,接踵而來的便是看護孩子的手忙脚亂。當孩子不舒服和生病時更是焦急萬分。所以,學些護理知識,顯得格外重要。

  • 聯合國的一位人權專家呼籲緬甸軍人執政團無條件釋放一千多名政治犯。美國之音記者施萊因從日內瓦發來報導說,這位調查員在他交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中承認緬甸的人權情況取得了一些進步。可是他說,進步仍然十分有限。 聯合國特別調查員平海羅說,緬甸政治犯的情況稍微取得了一些改善。他說,類似毆打等體罰行為已經停止了。可是平海羅說,情況的改善不夠廣泛。這位調查員說,緬甸的政治犯處境仍然比刑事犯的情況更加糟糕。平海羅說:“監獄簡直就是地獄。政治犯,特別是年紀很大的囚犯,簡直就是在地獄中生活。這是不能接受的。被監禁在很小的房間裡,只給很差的東西吃,生病時很難就醫,這簡直就是遭受虐待。我可以向你保證,我的忍耐已經到達了極限。”
  • 大紀元4月4日訊】(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四日專電)新加坡今天又出現一個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新病例,並有一名SARS患者死亡,使得至今感染SARS病逝的總人數達到六人;目前為止感染的病人總數達到一百零一人。衛生部說,今天死亡的這名SARS患者是星國第四名病原。她是二十九歲的設計師張佩玲。她上個月從北京回國時就已經生病,從機場被直接載往醫院。
  • 大紀元4月4日訊】(法新社新加坡四日電)在新加坡衛生部長表示嚴重呼吸道症候群(SARS ) 疫情可能正受到控制之際,新加坡今天傳出第六個人死於SARS。死者是一名二十九歲新加坡婦人,當她上月從北京回國時早已生病,而且必須從機場直接送進醫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