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學會繪畫與剪紙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3月29日訊】
孕婦繪畫剪紙也是胎教的內容之一。心理學家認爲,畫畫不僅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産生美的感受,還能通過筆觸和綫條,釋放內心情感,調節心緒平衡。畫畫具有和音樂治療一樣的效果,既使不會畫畫,你在塗塗抹抹之中也會自得其樂。   

  畫畫的時候,不要在意自己是否畫的好,你可以持筆臨摩美術作品,也可隨心所欲地塗抹,只要你感到是在從事藝術創作,感到快樂和滿足,你就可以畫下去。還可向寶寶解釋你畫的內容。當然你如能臨摩一些兒童畫,看看自己的筆下有沒有童趣和稚拙感,你就會通過筆觸步入兒童世界。   

  剪紙,也是一種藝術胎教。你可以先勾輪廓,而後細細剪,剪個胖娃娃,”雙喜臨門”、”喜雀登梅”、”小放牛”,或孩子的屬相,如猪、狗、猴、兔等,別怕麻煩,別說沒時間,別說不會剪,因爲問題不在于你剪的好壞,而在于你在進行藝術胎教,你在向胎兒傳遞深深的”愛”,傳遞”美”的資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樣做反而大大减少了嬰兒的聽覺刺激,從而影響了孩子聽覺細胞的發育和功能的提高。實際上聽覺訓練應從胎兒開始,母親孕期即可聽音樂錄音(市場已有胎教錄音磁帶出售)。小兒一生下來就能聽到聲音,幷可采取聽音樂的方式對嬰兒進行訓練,節奏、音量要適于不同年齡,但應避免噪音或音響過强。

  • 為了生一個聰明的寶寶,一些家庭在女性怀孕時就開始實施“胎教”,但“胎教”的方式千奇百怪,如家住上海昆山路的王女士就采用讓胎儿听麻將聲的“胎教”方法,使得一些心理專家對此擔懮不已,認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 透過音樂或語言對未出世寶寶進行胎教的方式已經不稀奇,一種新興的﹁藝術胎教﹂近日在上海興起,準媽媽除了自己學習品賞畫作,還學習如何指導即將出世的小寶寶塗鴉、如何教導孩子欣賞名畫以及如何認識幼兒的審美心理。中新社報導,上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母嬰健康中心,日前為四十對準媽媽與準爸爸準備了藝術胎教課程,由著名的畫家授課,講解色彩、線條及繪畫的基本要素與知識。
  • 《轉法輪》給孩子啟悟的觀念是全面的,是真、是善、是忍,更是福氣。從我懷孕時的胎教開始,就唸《轉法輪》給她們聽,而我和先生也同樣盡量依書中的要求身體力行。我發現連我們大人都有所改變,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不但聰明而且健康。老大現在雖然才一歲半卻已經懂得照顧妹妹、體貼別人。
  • 日前,一位女士帶兩歲半的儿子至某醫院,醫生發現該幼儿嚴重失聰,再仔細檢查,孩子的耳蝸和听覺神經已損坏,且沒有治愈的可能。原來,該女士在怀孕3個月時,听到了有關胎教好處的傳言,于是每天將耳机放在腹部讓胎儿听1個小時的音樂,結果造成了胎儿听力的損害。 
  • 母親的子宮,是寶寶感官的遊樂場。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胎兒在子宮內就開始學習。你會驚訝地發現,當寶寶還在你肚子裡時,他們就開始展現出對食物和音樂偏好了。
  •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賽德兹說:「把一個低智兒童培養成了聞名全德意志的奇才,這是證明《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神奇和偉大的最好例子。」
  • 「胎教」一詞並非現在才有的流行玩意兒,早在中國古代的醫書和禮儀文獻中,即有關於胎教知識的記載…
  • 胎兒深居子宮內,並不是閉目塞聽的渾沌一團,他的神經系統和各種感覺器官在出生前已經趨於完善,因而能夠對母體內外的各種刺激作出反應。據觀察,孕婦與人吵架,胎兒也會「激憤」起來,在娘肚裡「拳打腳踢」,其實這是胎動的增加。母親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強烈的汽車喇叭聲使胎兒感到不舒服,而引起劇烈的胎動,所以「抗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