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台灣要聞

勞保紓困貸款是救急 提高額度應慎思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2月8日訊】 據中央社台北七日報導,各方高度期待下,勞工保險局快馬加鞭在黃曆新年前提撥新台幣一百億元,委託土地銀行開辦勞工紓困貸款,旋即又因供不應求,增撥額度的呼聲四起。然而勞保本業為社會保險,開辦貸款用意在救急,且貸款業務仍有風險,對於額度的拿捏,主管機關仍應謹慎為上。

根據勞工保險局評估,目前符合十五年年資的勞保被保險人高達二百四十八萬人,即使每人只貸款十萬元,就需要二千四百八十億元,幾乎佔勞保基金四千九百七十一億元的一半。因此在開辦勞工紓困貸款前,勞保局已經知道一百億元的額度勢必無法滿足需求。

開辦勞工貸款業務的構想並非今年的創見,多年前,在經濟景氣之際,勞工團體即主張由勞保基金提供勞工低利房貸,勞保局可賺比銀行定存更高的利息,勞工則可藉由低利貸款早日達成有殼的夢想。但此一構想多次被打回票,貸款非勞保業務是原因之一,勞保基金監理委員更擔心貸款業務仍有風險,一旦貸款人欠錢不還,呆帳反而得由全體被保險人共同承擔。

如果不是因為各界皆體認景氣差,勞工紓困貸款恐怕還不會如此順利地在二個月內完成修法,甚至高效率地在過年前開辦。

但「救急」畢竟是開辦勞工紓困貸款的首要目的,「人人有獎」不應是開辦貸款的本意。勞保局總經理廖碧英強調,「勞保局是社會保險單位,不是社會救濟單位」,一語道破考量貸款額度高低的核心問題。

廖碧英也解釋,勞保基金最主要業務在負擔七百八十五萬人的生育、傷病、死亡和老年等各項給付,每月保費收入雖有一百二十六億元,但平均每月給付也高達一百一十億元,勞保局必須對基金運用負責。 儘管「勞工紓困貸款」的開辦是參考民間保險業的「保單質借」概念,以勞工的保險年資「質押」借款,如有欠款則由日後老年給付扣除。但一般保單質押所借的是未來可領的保險給付,等於是預支自己的保險金;領取勞保老年給付設有投保二十五年等請領條件,並非人人可領,投保十五年以上勞工只是比較接近請領門檻,嚴格來說並不等於「借自己的錢」,勞保局提撥貸款額度的拿捏,仍應以基金安全性為最高前提。(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