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屁股莫亂打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2月4日訊】  人們常說:“不打不成人,黃荊棍下出好人。”父母在體罰孩子時,總認為自己是在糾正孩子与社會不相容的錯誤行為,希望能將他們重新引到正道上來。但是,父母看到的只是短期的效果,即體罰所期望達到的效果。父母們沒有認識到這是一种自食苦果的行為。儿童行為心理學研究發現,在1~3歲時經常遭受過體罰的孩子,易變得虛偽,冷酷,多事,擅長說謊,有暴力傾向;這些行為會在體罰后几個星期或几個月內開始產生。

  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的摩雷史特勞斯醫生領導的研究小組調查了807位母親,發現約44%的母親都打過孩子,體罰孩子的頻率為每周平均兩次;其中,24%的母親每周打1次,14%為2次,10%為3次。由于日常語言中不使用“體罰”一詞,�“打屁股”就不僅指打屁股了,它還包括打手掌心、擰胳膊、揪耳朵等等,都是體罰的代名詞。為什么要打孩子?父母們強調,�打屁股可達到糾正或控制孩子行為的目的,“糾正”是對孩子應盡的義務,只要“體罰”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體罰造成的孩子的逆反行為,會在兩年以后在某些方面表現出來。通常有六种情況:孩子會偶爾或經常偷盜或撒謊;對他人態度粗暴或缺乏同情心;做了錯事后缺乏自信心;經常有破坏性或暴力性行為,不服從學校的規定;与教師不能相處融洽等。研究人員用曲線圖來記錄兩個值,即父母對孩子的體罰值和子女受體罰后的暴力值。儿科醫生們發現,兩年以后,這兩個值變得越來越接近,即體罰值越大,暴力值也越大。他們將之稱為“劑量關系”或“作用關系”。研究人員建議,減少甚至消除體罰,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有益的,同時也有利于降低社會的暴力程度。當然,許多在童年時遭受過體罰的人,在長大后并沒有變成虐待儿童的人,或變成消沉郁悶的人。這就像是人會得病一樣,在适當的“治療”或環境因素下,患病者會逃脫病魔的威脅。

  与經常體罰孩子相反,嬰儿得到更多的擁抱和撫摸,孩子長大后就會遇事不惊、沉著冷靜,并善于調節自己。個中奧秘為,擁抱和撫摸會使孩子大腦中激素水平明顯不同,其結果是體內“壓力激素”水平較低。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邁克爾明尼博士的一項研究表明,母性行為或親子行為,控制著大腦特定區域的特定基因的活動情況,它會影響到實驗動物或人對壓力的反應。在人類中,高水平的壓力激素,會誘發心臟并糖尿并精神病等。明尼說,這些激素水平越高,与壓力有關的疾病就越容易發作。如果經常對孩子說:“我愛你!”“真高興,你是我的寶貝!”等,以及經常擁抱、撫摸和親吻孩子,會慢慢地給孩子以自信。孩子們長大后注定要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中生存,而自幼就得到親子行為溫暖的人更能對付社會環境的壓力,并避免那些与壓力有關的疾病。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最近几天,我們注意到法輪功學員的死亡人數突然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統計,已有343名法輪功修煉者被迫害致死;500多人被非法判刑;1,000多人被強迫送入精神病院;20,000多人未經法律程序被送進勞改營;100,000多人被捕和被監禁;無數的法輪功修煉者遭到執法人員的毒打和體罰,妻离子散;億万家屬、親朋好友和同事受到牽連。
  • 中共軍中存在不當管教問題,中共解放軍報今天發表文章,要求軍中管教幹部發揮「愛的教育」,嚴禁打罵體罰士兵、私拆信件、隨意搜查私人物品、散播士兵個人和家庭隱私等不當行為,必須依法處理。
  • 大陸現有中小學老師約一千萬名,但良莠不齊,除教學能力參差外,有些更有嚴重的操守問題,體罰、虐待學生事件頻傳,由此引發的訴訟亦遍及各省市。

  • 宋朝(900-1279)時,有一個太尉,很溺愛兒女。一天他回到家中,看見兒子沒穿褂子,跪在雪地上。他問明原委,知道是自己的母親體罰有嚴重過失的孫子。於是他也光了脊梁,讓人把自己綁上,跪在兒子旁邊。他母親聽說此事,前來問他為什麼這麼作賤自己?太尉回答說﹕ 「你凍我的兒子,我也凍你的兒子﹗」
  • “老師要挑我的筋、挖我的心,我永遠都不上學了”,撫順市東洲區龍鳳小學一年級學生陽陽(化名)一提起學校和老師,就往床底下鑽,怎么叫都不出來。昨日,記者接到陽陽家長的投訴,稱老師體罰、恐嚇陽陽,導致陽陽得了精神疾病。
  • 4月18日下午兩點左右,一位姓張的女士跳下了一線地鐵复興門站的站台,企圖自殺。由于及時發現,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昨天記者對這位企圖自殺的女士進行了采訪並引出一段現代人的家庭悲劇。
  • 因為文化差異,華裔移民以體罰方法教育子女的傳統習慣,在美國往往會引致被法律控訴甚至骨肉分離的嚴重後果。繼本報上月報導皇后區一名華裔母親因一次以掃帚教訓不做功課的八歲兒子,引來三名子女被兒童保護局帶走的家庭悲劇,昨(29 )日紐約時報教育版以專題文章跟進,分析東西方管教方式的矛盾及華人家長面對的兩難困窘。
  • 讀者也許還記得發生在今年4月18日北京地鐵復興門站的自殺事件。企圖自殺者是北京市順義區仁和地區前進新村37歲的張淑鳳。半年以前﹐她和以蹬三輪為生的丈夫﹑年幼的女兒一直過着不太富裕但卻溫馨和睦的家庭生活。但這平靜的日子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徹底打亂﹕因孩子訴說被老師體罰﹐想到學校討個說法的張淑鳳之夫張德利被人毒打致顱腦損傷。如今﹐半年時間過去了﹐雖然此事引起了順義區委﹑區政府及公安﹑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但打人者至今沒有受到任何懲治﹐張德利更因病情加重無錢醫治而使這個家庭陷入絕境。
  • 河北邯鄲市勞教所劫持法輪功修煉者至今已經兩年半了,邯鄲市勞教所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已由簡單的打罵和體罰發展到由一整套“理論”指導的對大法弟子精神和肉體的全面摧殘。明慧網9月9日披露了一名親身經歷者所見證的真實情況。據介紹﹐邯鄲市勞教所血腥的迫害過程,可分三個階段:盲目迫害階段,暴力迫害階段和邪惡“理論”指導階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