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丰:英雄与名騙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2月26日訊】《樂府》 中有一篇《渡易水》 ( 亦稱《易水曲》):“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复還”, 寥寥兩句,卻是千古絕唱. 司馬遷在他著名的《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五個刺客.其中篇幅占了五分之三的是關于荊軻刺秦的故事. 也即是《渡易水》的作者. 故事惊心動魄而悲壯.太史公是帶著他的全部感情寫荊軻其人其事的,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十分完整荊軻形象.故后世人稱這一段是《史記》全書中“第一种激烈文字”. 司馬遷在《刺客列傳》的最后點出主題:“自曹沫至荊軻五人, 此其義或成或不成, 然其立意較然, 不欺其志. 名垂后世, 豈妄也哉”. 也就是說一种義行和勇气, 令他們名垂后世了. 扶弱拯危置生死度外, 大義凜然而傲視強權讓他們獲得了世上英雄的美譽. 也因此竟能雖敗尤榮而流芳千古了.
關于荊軻刺秦王, 民間流傳甚廣, 極富戲劇性. 當然從來都是以軻是英雄始皇是暴君來表現的. 只是到了我儿時的一段所謂“顛倒黑白”的批孔子的時代, 秦始皇成了所謂歷史先進人物而荊軻成了小丑. 后來經歷了“拔亂反正”時代, 要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我翻開《史記》讀了這段傳奇故事, 那精彩筆墨下扣人心弦的情節向我們刻畫出了一個豪杰, 有易水餞行的視死如歸. “圖窮匕首見”的壯烈, 更有最后已被剁掉手足, 仍“倚柱而矣, 箕踞而罵” 那种威武不屈. 也就是這种非凡的品格成就了英雄. 由此, 我亦開始明白一點什么是“不以成敗論英雄”了.
而后, 歷經蒼桑, 參透紅塵, 步入修煉, 漸漸明白, 秦國強盛最終統一中國是天象使然. 天象決定了要中國統一, 為今天的歷史需要作這一鋪墊. 秦始皇抓住了這一歷史机遇, 然而作暴君弒殺無辜卻是他自己的選擇. 順應天象可獲得一時君臨天下, 但卻不可為所欲為. 所以上天也就安排了刺客以示警告. 這便是相生相克之理表現出來: 你可濫殺卻又時刻于恐懼之中害怕被人殺. 權傾天下的暴君相遇舉世無雙的刺客, 這簡直就是一台戲了. 其實歷史本身就是一台大戲, 只是我們可能忘了戲的主題了.
然而看了張氏的電影《英雄》, 簡直令人作嘔. 那里面的“英雄”象一群抽大煙的活死鬼, 在一种頹廢的欲望中生不如死地掙扎. 皮毛武打在猜忌, 狡詐的小人品格下顯得滑稽而荒誕. 其實武術要達到出神入化之境時相對七情六欲亦漸淡, 否則是煉不出”術”來的, 更不可能成高手. 而影片中的人物, 豈止七情六欲, 連現代三角關系都搬上去了. 這般男盜女娼就是當今中國獨裁者江氏的御用“英雄”吧. 一群靈肉皆被奄割了的病態男女, 与一個裝腔作勢, 道貌岸然要取“天下”的丑角大王, 用黃金鋪就的嘩眾取寵的虛假畫面, 再一次要意淫歷史, 真是民族的恥辱, 中國的恥辱. 歷史告訴我們: 中國有過真英雄!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