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一家房地産開發商把所開發的商品房品牌定爲“快樂無窮大”,想來是爲了擺脫動輒號 稱“花園”、“廣場”的命名風氣,別出心裁,頗爲有趣。
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究竟以什麽爲衡量的標準?名聲?地位?財富?健康?……各人取 舍不同,當然,也有想“魚”與“熊掌”兼得的。
不過,現在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把“安康 ”作爲普適性標準:生活在和平環境裏,有一份安穩的工作(如有一樁自已喜歡的事業更好) ,身體健康,人際和諧,則幸哉福哉。這是從總體上說。
從人的心理角度看,人的生命其實是存在于連續不斷的情緒之中,甚至于在睡眠時,潜 意識裏的情緒也依然在螃蟹吐泡般地生滅著。因此,有人提出,快樂便是幸福,“快樂無窮大 ”商品房名稱,由此推衍,無可厚非。 快樂無價。快樂是人的心理情緒中的黃金。笑一笑, 十年少(“少年”之“少”)。笑口常開,安康福泰。追求快樂,享受快樂,是天賦人權。
但是,人對快樂的追求,是否有必要推至無窮大的地步?無數前人、旁人的車鑒,都昭 示著我們,樂極生悲,縱歡致禍,倘若一個人除了快樂而沒有了其餘的情緒,那他要麽是傻子 ,要麽是瘋子,在那種情况下一味笑笑笑,至少會導致十年少(“减少”健康生命的“少”) 。 我們常在文章裏看到“打破心頭五味瓶”的說法。
一個生命活體,就其所裝載的心理情緒而言,確實很像一個“五味瓶”。哪五味?酸、 甜、苦、辣、鹹。這是以味覺打比方,直接說情緒,則是喜、怒、哀、樂、怨。其實,“五味 ”的“五”,是言其多的意思,人的心理情緒,豈止五種而已。我們常用的辭彙裏,把人生際 遇和心理情緒合起來說的很多:悲歡離合、愛恨情仇、苦樂憂喜、愁怨嗔怒、愉悅舒暢、生死 歌哭……一個健康的生命,他的心理情緒應該是“五味俱全”而又不會“打破瓶子”。難道只 保留一味——快樂,或者只保留一類——喜、樂、悅、暢,不是更好嗎?
我以爲,那幷不好,因爲,人活在世上,應該有正義感,而正義常常是與對貪污腐敗、邪惡墮落的憤怒、鄙夷、痛心等情緒聯繫在一起的;我們的國歌詞曲都很激昂,却不是由快樂 的情緒構成,那裏頭主要是宣叙著民族憂患意識;一個人如果只知自已快樂,而罔顧他人的不 幸,對自已所置身的群體漠不關心,特別是缺乏一份對世界和平、環境保護的憂患情緒,那至 少是“缺心眼兒”,不是一個健康美麗的好“瓶子”。以上是從大處說。
從小處,自已對自已,毫無愧悔內疚,不能體味懷舊的苦澀,不能氤氳出淡淡的哀愁, 不知離別或邂逅時的酸辣,缺乏清夜捫心時的驚悚……那麽,人生很難說是完整的,而沒有全 方位的人生體驗,人生滋味不全,也就很難說獲得了多大的幸福。 人這個“瓶子”裏的“五 味”情緒,不應該是均等的,更不應該也不可能僵在那裏不波動不翻騰,不互相滲透乃至轉化 。人的心理情緒的健康,其實也就是把“人生五味”陰陽調燮得恰到好處的那麽一種狀態。這 種狀態的標志,常常是快樂,特別是“知足常樂”,但也不儘然,也可能是“難得糊塗”,也 可能是“爲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泪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還可能是“時光慣會把人抛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式的喟嘆,或者是對“同桌的你”的惆悵咏唱……
總之,快樂是幸福的必需品,但快樂何必無窮大,因爲幸福的滋味不能僅僅是快樂這一 種。 一位富翁,他剛從美國拉斯維加斯豪賭回來,便到高級俱樂部約朋友先吃鮑翅燕窩,又 在夜總會看巴黎“紅磨房”式的艶舞,然後是泡藥浴、洗桑拿,再全身泰式按摩,再吃港式宵 夜,淩晨才駕著名車回到他郊區的豪宅,天亮時,人們發現他淹死在宅後的游泳池裏了——經 警方調查幷非他殺,是否自殺呢?難以判斷。而當他沒火化時,與他有關係的一群人已經在爲 分割其財産而撕破臉爭鬥了。他仿佛一隻氣球,把裏面的快樂氣體膨脹到一定的程度後,就陡 然崩潰了。這究竟是快樂死,還是痛苦死?
相比之下,小康人家、知足人士的快樂,比較扎實,也容易持久。那快樂基本上屬于“ 瑣屑的生活小樂趣”,比如全家人共用一隻剛熟的沙瓤大西瓜。魯迅先生是最具有民族憂患意 識的偉人,但他對在切西瓜時牽强附會地去聯想到“列强瓜分中國”。能把自已的心理情緒控 制得恰到好處,該在什麽情况下深刻沈重,該在什麽情况下輕鬆幽默,融入性情,自自然然, 那狀態,才是真正的幸福吧!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