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排列五_Y果- 线上博彩全攻略

寓言故事:老虎與小孩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2月13日訊】從前,在四川省的忠縣、萬縣、雲陽縣一帶,經常有老虎出沒。老虎出來傷人,總是先抖出它的威風,使你還沒看清它的真面目時,往往已先自嚇癱了。老虎再來收拾你,想必是十分輕鬆自如的事了。

這一天,一個婦女帶著兩個小孩到河邊洗衣服。她先讓兩個孩子在沙灘上玩耍,然後自己走下河灘,到河邊洗起衣服來。兩個孩子在沙灘上一會兒堆沙塔,一會兒用線繩在手上互相翻花,一會兒自己做遊戲,玩得十分高興。

突然,一隻老虎從沙灘那邊的山上奔了下來,正在洗衣的婦女見狀大驚失色,她慌不擇路,也顧不上小孩,自己趕緊跳進水裡躲避起來,連衣服被水漂走了她也不知道。她彎在水中,只留兩個鼻孔在外出氣,渾身直打哆嗦。再看那兩個小孩,依然在沙灘上全神貫注地玩得起勁,全然不知道身邊發生了什麼事情,更沒注意到獸中之王老虎已在他們附近正朝他們“虎視眈眈”。

說來也怪,兇猛的老虎見兩個小孩旁若無人,根本就無視老虎的存在,反倒有些吃驚,因為它見慣了的是它們所到之處,一切飛禽走獸和人都是聞風喪膽、四處逃竄的,眼前這兩個小孩是何物?竟如此滿不在乎?虎盯著小孩有好一會了,小孩並沒有看它一眼,而是繼續他們的遊戲。接著,老虎又用頭去碰他們,兩個小孩只是隨意地用手撥開虎頭,一點害怕的表示也沒有,老虎那股兇猛的勁頭已全沒有了,它好像很洩氣地走開了。

看起來,面對危險或貌似強大的敵人時,你越是害怕,可能越會招來災禍,這個強與弱,威懾與恐懼都是相依而存的;如果你鎮定、無所畏懼,甚至象兩個小孩子心裡根本沒有什麼怕的念頭,老虎的“虎視眈眈”也就成不了氣候了。

【明心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慢慢地,太陽升起,大地重現光明,這時除了一塊石頭之外其它的石頭都丟光了,最后一塊石頭在他的手里。當他借著白天的光看到了他手中所拿的東酉時,他的心跳几乎都要停止了,那是一顆寶石!在黑暗中,他把整裝的寶石都丟光了!在不知不覺當中,他的損失有多少!他充滿懊悔,咒罵他自己,很傷心地哭得几乎失去理智。
  • 在大江之濱的一個小村子里,住著10來戶人家。雖然村里的人經過一年到頭辛勤的勞動,基本上能夠養家糊口,但是日子并不好過。他們的生活朴素而節儉。到了晚上,村里各家各戶的少女都要搞手工編織、做針線活。可是點燈用燭成了一道難題。為了節省一點燈燭錢,村里的姑娘們商量決定,大家分攤著湊一些蜡燭,每晚集中起來在一戶住房較寬的人家一起干活。
  • 從前,有這麼一個故事說,一老一小兩個相依為命的瞎子,每日裏靠彈琴賣藝維持生活。一天老瞎子終於支撐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將離開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頭,緊緊拉著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說:"孩子,我這裏有個秘方,這個秘方可以使你重見光明。我把它藏在琴裏面了,但你千萬記住,你必須在彈斷第一千根琴弦的時候才能把它取出來,否則,你是不會看見光明的。"小瞎子流著眼淚答應了師父。老瞎子含笑離去。
  • 天下人只知道就疙瘩解疙瘩,而不去用腦筋推敲疙瘩形成的原因,所以往往會碰到死結,解來解去,連一個疙瘩也解不開。
  • 從前,中國有一位皇帝,他有兩位親密的朋友。這兩位朋友是生活在基山山腳英水(地名)的小夫和虛有。其中一個人是放牛的,他天天把幾頭牛趕到草地上餵草飲水;另一個人是哲學家,他認為世界太醜陋,太可惡,所以不生活在地上,把房子蓋在樹上,使用梯子上來下去地生活。
  • 有一天,西域來了一個經商的人將珠寶拿到集市上出售。這些珠寶琳瑯滿目,全都價值不菲。特別是其中有一顆名叫“珊”(shan)的寶珠更是引人注目。它的顏色純正赤紅,就像是朱紅色的櫻桃一般,直徑有一寸,價值高達數十萬錢以上,引來了許多人圍觀,大家都嘖嘖稱奇,贊嘆道:“這可真是寶貝啊!”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九歲的小紫和父親住在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小小山谷裡,他們擁有一個小小的農場。父女相依為命,過著簡單幸福快樂的生活。
  • 在古希臘,有一部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即《伊索寓言》。雖然每則寓言篇幅精短,但因深具哲理,不僅影響了歐洲的寓言文化,也成為世界上廣泛流傳的經典著作。牛年話牛,在古希臘流傳著哪些關於牛的故事?我們擷取幾則寓言,一起來看看吧。
  • 在《郁離子‧術使》篇,他講到這樣一則故事。他說,楚國有個人靠養猴為生,於是楚國人都叫他狙公。狙(音拘),即古書上所說的一種猴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