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故事:善念感化少尼 雙雙修成正果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2月13日訊】書生高國泰,宋朝杭州人,自幼父母雙亡,家貧寄居於姑母的尼姑庵讀書,圖取功名。庵中有位少年尼姑,生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見高國泰氣宇非凡,情不自禁動了春心,忘卻戒律,作詩表白愛慕之情,其詩曰:

『身在白衣大士前,不求佛度不求仙;願求一點楊枝露,洒在人間並蒂蓮。』

高國泰見此情詩,心想既然能夠看破紅塵出家,必定是前生修來的善根、福德、因緣,目前只是一時衝動不能自抑,應當善言點醒她,千萬不可乘機誘其犯戒,鑄成大錯,於是回贈一詩曰:

『妄念一時神即遷,神遷六賊亂心田,心田一亂身無主,六道輪迴在眼前;六道輪迴了不完,畜牲餓鬼苦千般,勸你勿生貪嗔妄,一失人身萬劫難。』

少尼見詩,猶如當頭棒喝,似雷貫耳,實時羞悟,從此不再與高國泰見面,勤修佛法。

高國泰為了斷少尼情絲,避免彼此再產生情感,遷出尼姑庵,租住員外周半城的房子。住了半年,無錢交租,家奴竟然拆去房門,使高國泰無法安心讀書,心想窮困潦倒至此境地,活著毫無意義,不如一死了事。於是到屋後的林子裡,準備上吊,突然濟公手拿著繩子走過來,嚷著說:『這棵樹是我上吊用的,你要上吊到別處去,勿與我相爭!』

高國泰見濟公要上吊,問其何因,濟公說:『我欠人五兩銀子,無法還債,被迫無奈,只好上吊求死了結。你是為何自盡?』高國泰將自己的遭遇告訴濟公,並把身上余下的碎銀送給濟公湊數還債。濟公又問:『你我素不相識,為何要幫助我呢?』高國泰說:『我已絕望,自盡心意已決,將死之人,留此碎銀何用,不如送給你,可以助你還債。』

濟公被高國泰臨死之時,尚為他人著想助人的善心所感動,於是以實相告說:『周員外乃我舊交好友,你且先跟我回去,房租之事乃易解決。』

高國泰隨濟公返回周府,早有家奴報知周員外,周員外急忙出外相迎,敬如貴賓,濟公將高國泰欠租金尋死一事詳細告訴周員外,周員外聞知家奴竟然瞞著主人,仗勢欺人,大怒,即刻要將該名惡奴逐出府去,幸得濟公、高國泰再三求情,才被嚴責了事。

周員外見高國泰寬厚仁慈,甚是敬重,格外厚待和濟助,留高國泰於府中安住。

得到周員外相助,高國泰更加勤奮攻讀,後來考中狀元,為官清廉嚴正,撫恤貧民。做官二十年,看破紅塵,辭官修行,享年八十歲。臨終之時,見昔日之少尼在空中駕雲來相迎,其時滿天豪光萬丈,瑞氣千條,微笑著說:『請恩公上蓮台寶座。』然後引領高國泰飛升向西方極樂世界。高國泰昔年的善念,使少尼醒悟修成正果,自己也因此積下陰德修成正果,成為世代留芳的佳話。

(摘自《濟公傳》)
【明心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時,一個人可以說話,且可以好好的說話,順意的說出他想說的話,從某個角度來看,是一種福氣,因為對一個已經喪失說話能力,或說話困難痛苦的人來說,能夠暢意的表達自己的意見,無異是一種奢求,這一點,對"身在福中"而能夠正常開口說話的人來說,除非"用心",不然是難以體會這種"福氣"的。
  • 發怒,是一種極為強烈的情緒,有發怒習性的人,就像胸中有一股怒火,隨時都準備要爆發
  • 曾經在一份刊物上,看到一篇由署名"劉中平"其人所寫的親身經歷,據這位劉先生說,在他十八歲左右時,由於感覺生活乏味,為了尋找刺激,於是用數年的積蓄買了一枝獵槍,以射殺鳥類為娛樂。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