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棄紂投周的姜子牙

李純然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2月13日訊】中國自古朝代更迭不休。每逢末朝,或為昏君臨政,或為奸臣當道。然必有明君下世,順乎天意,重整華夷。又有文臣武將,明辨天意,輔佐明君,成就千秋大業。

姜子牙原來在昏君紂王治下為官。然而他看出紂王的末路,明智地棄商投周,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名相。

姜太公,周朝齊國的始祖呂尚。本姓姜,呂氏,名尚,字子牙。傳說周文王遇見呂尚時,高興地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為太公望。周武王即位,又尊為師尚父。他輔佐周武王滅商,屢建奇功。最後封於齊,俗稱姜太公。

呂尚家道沒落,窮困不堪。生逢商朝亂世。他從小聰明伶俐,博聞強記,身懷安邦治國之術。終於,呂尚有機會在商紂王手下擔任下大夫的職務,可是紂王荒淫酒色,暴虐無道。他脯醢大臣,役使諸侯,殘害百姓,因而當時社會十分黑暗,政治極度腐敗。商王朝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末日即將來臨。

壯心不已的呂尚,自然能夠審時度勢,清醒地看到這一點。一天,紂王宣召呂尚,要他監造“鹿台”。根據要求,這“鹿台”高四丈九尺,上造瓊樓玉宇,殿閣重簷,瑪瑙砌就欄桿,寶石妝成棟樑。呂尚看了圖樣,心想:“朝歌(商朝都城)並不是我久居之地。鹿台之工,勞民傷財。我要用言語來勸諫。這昏君一定不聽,罪當炮烙。我不如虛擬應付,就此脫身,有何不可!”表面應承一番之後,呂尚趕忙回到家中。他的老婆馬氏連忙迎了上來,說:“恭喜大夫,今日回家!”呂尚冷冷地說: “我如今不做官了。”馬氏大驚,“這是為什麼?” 呂尚說:“紂王聽信妲己之言,起造鹿台,命我督工。我不忍萬民遭殃,黎庶有難。我想紂王並非我的明主。娘子,我同你到西歧去,守時候命。……” 呂尚此說的西歧,就是西伯侯姬昌(後為周文王)統治下的諸侯國周國。這姬昌當政期問,篤行仁義,敬老慈少,積極羅致人才,注意發展經濟,實行勤儉立國和富民政治,因而國力逐漸強盛,社會秩序井然。四方諸侯望風依附,遠近百姓悉心歸向。總之,姬昌所統治下的周國,已日益發展變為埋葬商王朝的強盛的諸侯國。

《史記﹒齊太公世家》中記載:“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呂尚離開了商紂王,去輔助周文王,成為文王的軍師。在呂尚的謀略下,武王征伐商紂王,牧野之戰,商朝全軍覆沒。《史記﹒周本紀》中對商紂王的結局是這樣寫道的:“紂走,反入登於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暴虐無道的商紂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終於滅亡了。

當今中國,是非好壞不分,亂象遍地,天怒人怨。如此以往,末朝之運難逃。明者當潔身自好;智者當順天意而行。莫為歷史車輪下的輾塵。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提起董卓,很多人就會想起呂布和貂嬋,想起美人計。在中國人心目中,董卓是禍國殃民的奸臣。但是了解他身前身後事的人也許並不多。中國人都知道,歷史是一面鏡子。講述歷史的目的是為了讓人知禍福,從而約束自己,善待他人。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作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在過去三四千年間,其下游決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濫大改道共26次,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為此,歷朝歷代政府都要派官員治理黃河。有清一代,出了幾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為成功之一的當屬道光年間的河道總督栗毓美,清史稿是這樣評價他的:「實心實力,卓為當時河臣之冠,不獨磚工創法為可紀也。」
  • 歷史上的北伐戰爭,既有晉代祖逖中流擊楫的豪放意氣,也有蜀相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盡瘁,更少不了岳飛北上抗金、收拾舊山河的壯懷激烈。正因為這些千古流傳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賦予銳意進取、統一國家的意義。
  • 漢武帝在位時,版圖遼闊,國力強大,對橫行於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採用漢高祖時代的和親政策,而是對匈奴發動一波波的大規模反擊。在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征戰中,衛青、霍去病、李廣三人,是抗匈奴名將,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戰功最大者。
  • 康熙年間,大阿哥允禔曾掌管養心殿營造事務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進殿拜見,並與康熙皇帝閒談。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