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江志雄、林慶川╱綜合報導〕昨天宜蘭南方澳、基隆八斗子等主要漁港同步啟用中國漁工岸置中心,十多年來一直住在各主要漁港海上船屋上的中國漁工,都將遷移上岸管理,海上船屋將逐漸走入歷史。
停泊在蘇澳港錨泊區的十艘海上船屋,約有一千三百名中國漁工,人數居國內各漁港之冠,先前受到法令限制,始終無法上岸,漁工長期住在船屋,不僅被批評為不人道,也潛藏危機,九年多前,南方澳「上好三號」船屋,遭颱風侵襲,造成十名漁工死亡,船屋的安全問題引起各界議論。
坐落在南興安檢碼頭上的南方澳岸置中心,由宜蘭縣府斥資六千萬元興建,委託蘇澳區漁會代管,船屋業者經營,建物有四層樓高,總面積九百二十八坪,可收容八百到一千兩百人,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漁工岸置中心。
長年在海面生活的漁工們,上岸後第一個感想是「踏上陸地的感覺真好」,有人急著打手機回家報平安,稱讚岸置中心環境舒適又安全,有些人躺在適舒乾淨的床鋪上,想睡個好覺,每個人臉上綻放笑容,喜形於色。
在船屋住了十年的漁工俞昌進說,船屋的生活品質極差,二、三百人擠進狹小的船艙內,每天都擺脫不掉尿騷味與汗臭味,上岸後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是這幾年來最快樂的一天。
不過,船屋業者認為,南方澳岸置中心現在僅有九百一十八個床位,無法容納所有漁工,部分漁工仍須暫住船屋,業者胡世冠說,岸置中心雖由宜蘭縣政府無償提供,但火險、水電費、房屋稅均由業者負擔,光是水電費,每月估計要四十萬元以上開銷,為了安全起見,將加派管理員全天候駐守。
基隆市各港口分散,市府昨天上午調派兩部公車,至正濱漁港安檢碼頭待命,將在上午十時及下午三時發車,載中國漁工至八斗子岸置中心。不過,一整個上午,漁船主就是不讓漁工上岸,在等不到人情況下,公車近午時分駛離,下午乾脆就不來了。
源興八十八號陳姓漁船主,昨天上午十時許到岸置中心,對於政府安置作法則是滿腹牢騷,他說,漁工要辦識別證,是好作法,不過,出港時,才知道要這麼做,「宣導不夠」,不知道市政府在幹嘛,中國漁工上岸,一個人每天要兩百五十元,一船八人,一天就要花兩千元,而且漁船進港花了錢,但卻沒人可以在船上幫忙做事,「政府簡直在亂搞!」
八斗子岸置中心空盪盪,昨天只有日前即已上岸的八名漁工,受委託經營的業者林素卿說,八人都是期滿準備返回中國的漁工,不是隨船入港暫歇的中國漁工。
對於漁船主不配合,不讓中國漁工上岸安置,負責安檢的海巡單位,也是一個頭兩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