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日訊】
六歲一-三個月
換了兩顆乳牙;右脚可單脚跳起;仍不會用筷子。
做作業不專心,有時一小時寫不到三行字,常常被老師留堂做功課。
愛動腦不愛動手,討厭寫字。寫字不按筆劃順序,幷自作主張把所有的“提”和“鈎”都省略了,“橫折”則畫成一個圓角,帶偏旁的字,一個寫成兩個。我爲他買了很多字帖、描紅本,讓他認真練字,但鴨子難趕上架。
兒子特別愛看小人書,常常把書藏在褲腰裏,帶進厠所拴起門來看,一蹲就是大半天。平時一翻他的床底下、枕頭下、櫃子邊上,到處都塞有書。記得我小時候也有類似的舉動,想不到“書癖”也會有遺傳。兒子有時會奇怪我對他的知己知彼,“爲什麽你沒有看到也知道我做過什麽?”這個秘密不好講。
下五子棋下輸了哭起來,還要繼續下,結果一直輸,跟我下了一晚上的棋,眼睛都哭腫了。我告訴他,哭嬴不了棋,動腦筋才可以嬴。結果他對和我下棋不再有興趣,反而時時邀請婆婆下棋,婆婆不會下棋,兒子不厭其煩的“輔導”,教老人把棋子下到適合的位置讓他“吃”,偶爾老人發現可以吃回他一子,兒子馬上悔棋,盤盤大勝。
參加學校武術隊,頭一天練功後,回家就不走門口而爬窗,功夫不到家,窗玻璃破了,脚被劃傷,不敢叫痛。
六歲四個月-六歲半
會查字典,做作業碰上有不懂的字,在房間裏大聲問我,我就在廳裏大聲叫他查字典。
晚上打開書包,經常發現忘記做什麽作業,于是又跑出去到處向同學打聽;上課用的文具不會收拾,常常找不到筆和本,還訴說自己的鉛筆被偷。開家長會時,聽到別的家長抱怨各自的孩子老丟失文具之事,我才恍然大悟:不可能一個班的孩子都是小偷,這些孩子自理能力差,不懂收拾自己的東西,弄丟了回家就說是被偷了。
上課仍開小差,一個學期下來,被老師收繳去不少新式圓珠筆、象形動物鉛筆刨、原子印章之類的“課堂玩具。”我注意經常檢查兒子的書包,凡是好玩的東西都搜出來,不讓帶去。但據老師反映,他自己的手指也可供研究半節課,總不能把手指也繳走。
午休時兒子在床上手舞足蹈“打功夫”,爸爸發現了,問:“你不好好休息,在幹什麽?”“我褲子松了起來提提褲子。”
每逢上體育課遇天雨,改爲室內活動,大家就提議兒子給大家講“黑猫警長”,講完了上、下集再瞎編繼續講,小朋友們照樣聽得津津有味,從此被班上同學稱爲“故事大王。”
新學期開始了,兒子决心要有新的表現。這天一放學回家就大嘆道:“媽,我的運氣真是不好!”原來他一心想做幾件好事,可以登記進班裏的“好人好事記錄本”,但是總遇不上有人摔跤需要他去扶起的機會,平時走路十分注意望地上,也沒發現有別人丟失的錢包或金鏈之類好讓他撿了去交公。我對他說,首先是做一個好人,這比偶然碰上去做一件好事更重要。但兒子未理解,在孩子心目中,每年3月5日拿著掃把掃大街顯然是轟轟烈烈的一大光榮舉動,而平時在學校往書桌上刻字、上課來回走動、講話、傳紙條或用粉筆頭打仗則不足爲道。@、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