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中国彩票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一個媽媽的育兒手記〈十七〉

痴心媽媽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日訊】
六歲一-三個月
換了兩顆乳牙;右脚可單脚跳起;仍不會用筷子。
做作業不專心,有時一小時寫不到三行字,常常被老師留堂做功課。

愛動腦不愛動手,討厭寫字。寫字不按筆劃順序,幷自作主張把所有的“提”和“鈎”都省略了,“橫折”則畫成一個圓角,帶偏旁的字,一個寫成兩個。我爲他買了很多字帖、描紅本,讓他認真練字,但鴨子難趕上架。

兒子特別愛看小人書,常常把書藏在褲腰裏,帶進厠所拴起門來看,一蹲就是大半天。平時一翻他的床底下、枕頭下、櫃子邊上,到處都塞有書。記得我小時候也有類似的舉動,想不到“書癖”也會有遺傳。兒子有時會奇怪我對他的知己知彼,“爲什麽你沒有看到也知道我做過什麽?”這個秘密不好講。

下五子棋下輸了哭起來,還要繼續下,結果一直輸,跟我下了一晚上的棋,眼睛都哭腫了。我告訴他,哭嬴不了棋,動腦筋才可以嬴。結果他對和我下棋不再有興趣,反而時時邀請婆婆下棋,婆婆不會下棋,兒子不厭其煩的“輔導”,教老人把棋子下到適合的位置讓他“吃”,偶爾老人發現可以吃回他一子,兒子馬上悔棋,盤盤大勝。

參加學校武術隊,頭一天練功後,回家就不走門口而爬窗,功夫不到家,窗玻璃破了,脚被劃傷,不敢叫痛。

六歲四個月-六歲半
會查字典,做作業碰上有不懂的字,在房間裏大聲問我,我就在廳裏大聲叫他查字典。
晚上打開書包,經常發現忘記做什麽作業,于是又跑出去到處向同學打聽;上課用的文具不會收拾,常常找不到筆和本,還訴說自己的鉛筆被偷。開家長會時,聽到別的家長抱怨各自的孩子老丟失文具之事,我才恍然大悟:不可能一個班的孩子都是小偷,這些孩子自理能力差,不懂收拾自己的東西,弄丟了回家就說是被偷了。

上課仍開小差,一個學期下來,被老師收繳去不少新式圓珠筆、象形動物鉛筆刨、原子印章之類的“課堂玩具。”我注意經常檢查兒子的書包,凡是好玩的東西都搜出來,不讓帶去。但據老師反映,他自己的手指也可供研究半節課,總不能把手指也繳走。

午休時兒子在床上手舞足蹈“打功夫”,爸爸發現了,問:“你不好好休息,在幹什麽?”“我褲子松了起來提提褲子。”

每逢上體育課遇天雨,改爲室內活動,大家就提議兒子給大家講“黑猫警長”,講完了上、下集再瞎編繼續講,小朋友們照樣聽得津津有味,從此被班上同學稱爲“故事大王。”

新學期開始了,兒子决心要有新的表現。這天一放學回家就大嘆道:“媽,我的運氣真是不好!”原來他一心想做幾件好事,可以登記進班裏的“好人好事記錄本”,但是總遇不上有人摔跤需要他去扶起的機會,平時走路十分注意望地上,也沒發現有別人丟失的錢包或金鏈之類好讓他撿了去交公。我對他說,首先是做一個好人,這比偶然碰上去做一件好事更重要。但兒子未理解,在孩子心目中,每年3月5日拿著掃把掃大街顯然是轟轟烈烈的一大光榮舉動,而平時在學校往書桌上刻字、上課來回走動、講話、傳紙條或用粉筆頭打仗則不足爲道。@、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裏添了個嬰兒,每日工作量大增,據說養一個孩子要用十萬個工:不停地喂奶、喂水、換尿布、還要給他洗澡。一遇陰雨,房間裏裏外外全挂滿尿布。我也無暇顧及什麽儀態:衣服上總不時被沾上點黃的、白的。哭鬧聲一起,全家人就緊張地輪流把孩子抱在懷裏又拍又搖。據報上介紹,嬰兒腦子嫩,用勁搖動會損壞大腦影響智力。我專門訓練了丈夫的姿勢,怕男人力氣大,把孩子拍傷搖散了。
  • 從這時開始,當母親的麻煩事劇增了,每看到一樣東西都要回答兒子的提問:“這是什麽?”“做什麽用的?”“還有呢?”一直窮追不捨。所有那些問題彙集起來,足够編一套“十萬個爲什麽”。兒子愛看《看圖識字》、《小朋友》等讀物,老是纏著大人給他講解,真後悔生孩子前沒有念一段幼師課程,以應付眼前的每日必考。
  • 弗羅伊德講的戀母情結也許是存在的,兒子對父親有點排斥心理,不願他與自己一道分享母親的感情。吃飯時我提醒兒子別光顧吃菜不吃飯,等下一次吃飯時他就會告狀,“媽媽你看看,爸爸光吃菜不吃飯,他不聽話以後會長大孖瘡的”。真是個莫須有的罪名。
    丈夫自從有了兒子時常嘆惜,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已降爲二等公民,我又要當妻子又要當媽,只能當媽爲主,爲妻作次。
  • 遇上有趣的電視節目可安定下來坐著看幾分鐘。對大人們談話開始有興趣,一見大家笑也及時跟著笑,而且聲音特別大,笑完才想起問:“媽媽,你們剛才笑什麽?”在場的人都忍俊不禁。
  • 我平時一看到他的手髒,隨口就講:“快去洗洗你的猫爪子!”這天來了客人,我端出一盆水給他們洗手。兒子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大聲問道:“媽媽,你打水給誰洗猫爪子呀?”當場讓我好尷尬!從此再也不敢隨便對他使用不規範用語了。

  • 兒子生病,帶他去醫院看病。一回到家就問我:“醫生是好人還是壞人?”“好人爲什麽要拿針水往人家屁股上打呢?” 在他看來,大概衡量醫生是好人還是壞人的標準,就是有沒有造成他的屁股痛。
  • 兒子從小到大從沒有因哭鬧而占過便宜,明明可以給他的東西,一旦哭鬧著要時,反而不能給。我知道,世上無論多麽蠻橫的孩子,都决不會鬧著要天上的月亮,因爲他明白那是無法辦到的。我兒子很清楚,他一但哭鬧,所要的一切也就成了天上的月亮。在我們家堅持這一原則,哭鬧自然無法成爲法寶,時間一長,他也養成了不哭不鬧的習慣。
  • 問:“肥皂是用什麽做的?”“紙是怎樣做出來的?”“布是怎樣做的?”看到什麽東西都問,問順口了最後竟來一句:“媽媽,你是用什麽做成的?”有信口開河之疑。
  • 會幫大人跑腿,送東西或傳口信,很樂意送包子給二樓的小文杰吃,只是他媽媽向我反映,包子上偶爾會發現兒子咬過的小牙印。
  • 會自己叠衣服,但叠不整齊;認漢字三百多;可連續半小時安安靜靜坐下來看圖認字;不會拼六面圖;寫字常寫反,如“你”写成“尔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