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娱乐城官网-娱乐城开户-娱乐城注册 shouye
海天逍遙

文化旅遊:「長江絕島」小孤山

【大紀元訊】開創中國畫中使用青綠釣金重彩畫法的李思訓,曾創作了一幅幅描繪小孤山勝景的得意之作——《長江絕島圖》。蘇東坡在徐州任所見到這位畫家的畫捲後,詩興勃發,遂詠唱出《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一詩來。

  「峨峨兩煙 ,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東坡居士真是風趣,小孤山竟然變成了「小姑」,而且於前年嫁給了「彭郎」。絕代詩人的佳作,丹青高手的渲染,使得小孤山名揚海內。

  小孤山與陶淵明做過縣令的彭澤遙遙相對,孤峰突起,介立江中,昔稱「周回里許,高逾千尋,無支峰贅阜,因以名孤」。為了區別於鄱陽湖中的大孤山(鞋山),因而叫小孤山。彭澤縣城北的鏡子山下,乘「孤山渡」船過江,約20分鐘便抵小孤山下。

  從船上端詳小孤山,那山頭的茂林修竹,就如「小姑」高高頭髮;那山巔的玲瓏亭閣,就如發間的簪花;那盤旋的登山小道,彷彿是她的裙帶;那江水漫礁的浪花聲,彷彿是她低喚著彭郎。「小姑前年嫁彭郎」,與小孤山隔江對峙的澎浪磯,偉巖挺拔於江南,看來這對「情人」永遠無法相聚,唯有隔江寄托著無限的情思。

  小孤山很早就已著名,相傳大禹治水,至此刻石紀功,又傳秦始皇所勒,題為「中流砥柱」。最早記載小孤山是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而最早賦詩的是唐代詩人顧況的《小孤山》,他以「古廟楓林江水邊,寒鴉接飯雁橫天;大孤山遠小孤山,月照洞庭歸客船」的詩句,將遼闊清幽的小孤山晚景,繪成了一幅雋永的水墨圖。

  廟宇是小孤山人文景觀的一大特色,十幾椽寺祠,依山而築,結構奇巧,疊聳突立於崖壁間,真是「半空崖石駕高台」。以半山腰的「啟秀寺」為核心,正殿分前中後三層,環山盤繞,層次分明。相傳此寺始建於唐代,再建於宋代,寺內原供奉著關羽,後改為供奉小姑,改稱「小姑廟」。而今廟中立著一尊丰姿綽約的小姑塑像,據說是以寬闊代都巡檢察院林願的小女為藍本,祭祀她小時候事佛。

  山頂上有座「小姑亭」,又稱「梳妝亭」,是以小姑在此梳妝的傳說而命名的,為宋朝安慶太守厲文翁所築,其後有圮有修,而今已難以尋覓宋代建築的風格了。

──轉自《世界旅遊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