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六難求婚者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訊】吐蕃大臣祿東讚奉藏王松讚干布之命前往長安請婚。然而向唐朝求婚者,並非吐蕃一國,周邊幾個國家都想求得才貌雙全的文成公主以便和強盛的唐朝攀上親戚。太宗李世民並不急於向某使臣許諾,而是來了個「比文招親」,出了幾個難題,全部能答對者,方可向之許婚。
  
第一道題:一根木頭,兩頭一樣粗細,哪頭為根部,哪一頭為尾部。聰明的祿東讚將木頭放入水中,因為根部密度大,略重,所以向水裡傾斜,此題被破解了。
  
第二道題:一塊玉,中間有一曲折眼孔,用細線從孔的這頭穿到那頭。祿東讚將孔的那頭塗上蜂蜜,然後將柔軟的細線拴到螞蟻的腰上,把螞蟻放在孔的這頭,螞蟻聞到氣味開始向孔裡爬,再加上祿東讚不斷的吹氣,螞蟻把線帶到了孔的那頭。
  
第三道題:一百匹馬駒和一百匹母馬混在一起,哪匹馬駒是哪匹母馬生的。有些使者以毛色區分,結果都分錯了,祿東讚將母馬和馬駒分開關起來,隔了一夜,才把母馬一匹匹放出來,馬駒一看自己的媽媽出來了,忙去吃奶,不一會兒全分出來了。
  
第四道題:一百隻小雞,一百隻母雞,哪只小雞是哪只母雞孵的? 祿東贊成曉得,小雞吃食物時,常跟母雞在一起。於是先把雞和母雞分開,到喂雞食的時候,把母雞一隻隻叫到雞群中,小雞一見母雞就跟著啄食去了。然而,還有一些小雞不肯跟母雞去,祿東讚就學老鷹和鷂子的叫聲,結果,這些不聽話的小雞也嚇得跑到自己的母親跟前去了。
  
第五道題:每個使臣一天之內吃完一隻羊,喝完一罈酒,還要回到自己的住處去。別的使臣有的吃到一半,喝到一半就醉得省人事,祿東讚雖然也有些醉了,但他來之前,就已經在自己的住處拴了一根線牽到喝酒的地方,這樣祿東讚,帶著醉意,順著線回到了住處。
  
第六道題:這是最後一道題,有五百宮女,面遮蓋頭,其中有文成公主,讓使臣辯認。使臣們誰也沒見過文成公主,這題太難了。祿東讚的鄰居是一個老媽媽,女兒在宮裡當文成公主的侍女,於是他通過老媽媽,瞭解到有關文成公主的一些生活情況。文成公主喜歡用一種香,香味獨特,蜜蜂喜歡這種香味。在辯認那天,祿東讚手裡抓了一隻蜜蜂,手一鬆開蜜蜂就飛到文成公主頭上。
  
至此,六個問題全部被祿東讚解答出來,李世民心想,吐蕃大臣尚且如此聰明,國王也絕不呆笨,於是將文成公主許配與松讚干布。
  
註:此故事被生動的描繪在布達拉宮和其他地方的壁畫上。

(資料來源:世華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袁義達在他的著作「中國姓氏」一書指出,李姓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人數約九千五百多萬,佔全國人口數百分之七點九;如果再加上少數民族和海外華裔李姓,總人數超過一億,也是全球最大的同姓人群。燕趙都市報報導,袁義達研究指出,中國李姓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單單李姓稱帝的政權就有十二個,在歷史上亦是人才輩出,例如春秋思想家李耳,戰國水利家李冰、秦朝政治家李斯、西漢名將李廣、唐太宗李世民、大詩人李白、北宋女詞人李清照、明朝醫學家李時珍、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等不勝枚舉。
  • 漢武帝在位時,版圖遼闊,國力強大,對橫行於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採用漢高祖時代的和親政策,而是對匈奴發動一波波的大規模反擊。在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征戰中,衛青、霍去病、李廣三人,是抗匈奴名將,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戰功最大者。
  • 康熙年間,大阿哥允禔曾掌管養心殿營造事務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進殿拜見,並與康熙皇帝閒談。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白髮滄浪上,全忘是與非。」在水邊隱居的高人,經常親近自然,日常活動都能保持心態純淨。徐明義畫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義 提供)
    誰是古今「茶神」「茶聖」呢?愛好茶道之人都會想起陸羽(字鴻漸、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陸羽的足跡踏遍中國種茶名山和名泉,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將所得結果作成了《茶經》傳世,開導後人茶文化的風尚流傳至今,並使得中華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經典。陸羽對茶的研究為何能脫穎而出留下千古的功業呢?陸羽是怎樣和茶結緣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經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響的一生。一起來探索陸羽的生命之《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