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五日電)花蓮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世滋提醒民眾要注意保護關節,雖然關節退化是身體的必然現象,但仍可透過保養減少關節受損的程度,他建議在運動前應進行適當的暖身操,柔軟的伸展操對於關節的保護也比激烈的運動來得好,如關節出現不適現象,應及早就醫檢查。
蔡世滋呼籲民眾應多注意骨頭的健康狀況,依據臨床統計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關節炎,比例約為三比一,一般女性如果有骨結逐漸粗大、關節因磨損發炎或外觀變形、關節活動時發出劈啪聲,很可能是罹患關節炎。
蔡世滋表示,骨關節炎多發生在頸椎和腰部,早上起床時多會有僵硬的現象,彎腰拿報紙或拖鞋時會感到僵硬難受,雖然骨關節炎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年輕人曾因運動受過傷,或過胖的民眾也有提早得病的可能,如果局部僵硬的狀態在十五分鍾後逐漸舒緩,適當的休息和避免過度使用關節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如有發炎的現象或出現紅、腫、痛、熱則應就醫檢查。
另外風濕症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關節病痛,蔡世滋指出,關節的長期磨損加上軟骨、肌腱、纖維性組織的退化、發炎或代謝混亂,造成疼痛、僵硬或運動限制的現象,都極有可能是罹患風濕相關疾病。
蔡世滋表示,風濕症多是在睡眠期間就有不適感,以常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來說,一旦關節的酸痛超過三處以上、有手部的關節炎或對稱性的關節炎,就很可能是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一開始或許只會影響到工作或部分的生活作息,但是到了第四期,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會讓病人完全沒有自理能力,只能臥床與坐輪椅,例如國策顧問劉俠女士就是罹患青年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退化是生老病死的必然現象,蔡世滋提醒民眾應注重保養,如果關節出現無力現象,千萬不要為了鍛鍊體能而去爬樓梯、爬山、跑步,這樣只是訓練肌肉,但卻加大關節的磨損,他建議在運動前應做適當的暖身操,而柔軟的伸展操則比激烈運動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