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凤凰娱乐平台 - App Store

〖開券有益〗鄙人學蓋

史淑文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5日訊】劉伯溫本名劉基,字伯溫,生於元朝,曾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後來因為唾棄元末的暴政,於是辭官還鄉,隱居在浙江的深山當中,劉伯溫精通軍事政治天文地理歷史,他在家鄉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同時劉伯溫在文學上也頗有成就,他以寓言的手法寫成了《鬱離子》這本書。其中有許多篇語句近乎戲謔,但是寓意相當深遠,今天要說的這篇鄙人學蓋,故事是這樣的:

鄭國有一個鄉下人,學習製作雨具,花了三年的時間好不容易學成了手藝,但是不巧讓他碰上了大旱的天氣,所以他的雨具根本就派不上用場。於是他見風轉舵,改去學打水用的工具桔槔,又花了三年學成了手藝,這回讓他碰到大雨滂沱的天氣,所以他的桔槔又派不上用場了。於是他回過頭來做起雨具。但是不久盜賊四起,百姓們紛紛改穿起軍服,軍服的本身就有遮雨的功效,所以他做的雨具就又乏人問津了。於是他又轉起念頭,不如我去學打造兵器吧,但是他已經老了,力不從心了。

鬱離子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說:“人生當中許多事情往往不是人力能左右,完全操之在天。不過話說回來,一項技藝是不是能夠派得上用場,雖然是天命決定的,但是要去學習某種技藝的選擇權,卻是在自己手上,所以落得這樣一無所成的下場,自己是脫不了責任的。像廣東有一位農夫善於種稻,所以呢他就墾荒種稻米,但是三年都因為水災而沒有收成,很多朋友勸他,乾脆排水種玉米,但是他不為所動堅持種稻,結果來年大旱,又連續乾旱了兩年,他計算一下他三年下來的收成,不但補償了他過去欠收的損失,還結餘很多呢,所以說,旱天製造舟船,熱天就開始縫製棉襖,是很有道理的。”

我們只要堅持本業,認真踏實投注心力經營自己的選擇,熬過旱天,大雨天自然會降臨,挺過熱天,寒冬就會到來。人生本來就是起起伏伏,有得有失,不是有句話說,守得雲開見青天。實際上,堅持就是勝利。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可題詩填詞,流傳千古;武能統軍作戰,統一南北。歷史上文武雙全的風流人物中, 岳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在征戰途中,岳飛飽覽錦繡山河,寄情言志,留下感人肺腑的篇章。 或許這就注定了,岳飛的一生將在戰場上度過,以苦為樂,矢志不渝。
  • 商朝末年,紂王殘暴無道,人心盡失,天下大亂,民眾苦不堪言。周武王順應天意民心,決定舉兵討伐商紂。周武王先是在孟津觀兵,與八百諸侯會盟,相當於現在的大型閱兵儀式和聯合軍事演習。
  • 羊殖德行日益增進,寧越求學更加努力。
  • 談起歷史上的賢后,許多人都會聯想到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明太祖的馬皇后,而魏武帝曹操的妻子卞后卻鮮有人提及。或許是因為《三國演義》中的奸雄形象太深入人心,讓曹操及家人蒙受了許多不白之冤。但只要我們翻看歷史就不難發現,卞后的賢德和遠見足以比肩歷代[ascii]著[/ascii]名的賢后。
  • 「一時全大節,千古仰清塵。(宋代李廌)」千百年來,蘇武節已成為中華傳統價值展現的一座豐碑。那麼,對於道德急速下滑中的末劫時的人類社會,又有那些啟示呢?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張巡帶兵軍紀嚴明,陳琳檄文文筆俊美。
  • 作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在過去三四千年間,其下游決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濫大改道共26次,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為此,歷朝歷代政府都要派官員治理黃河。有清一代,出了幾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為成功之一的當屬道光年間的河道總督栗毓美,清史稿是這樣評價他的:「實心實力,卓為當時河臣之冠,不獨磚工創法為可紀也。」
  • 歷史上的北伐戰爭,既有晉代祖逖中流擊楫的豪放意氣,也有蜀相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盡瘁,更少不了岳飛北上抗金、收拾舊山河的壯懷激烈。正因為這些千古流傳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賦予銳意進取、統一國家的意義。
  • 梁國邊亭的人暗中幫楚人灌瓜而使兩國友好,曾參耕耘誤斬瓜根而被父親杖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