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31日訊】
楷書有兩個問題難以定位:一是其名稱與正書。真書。隸書。今隸。八分書。章程書混淆而難區分。
二是其起源定於何時眾說紛紜。一般而言楷書的標準在於方正端齊。有別於長縱不用轉而用折等。另外行書的行式,甲骨。鐘鼎中不固定。左右行不拘。自秦以後,一律從右至左,無不例外。孫過庭《書譜》中說:“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惰性。”可說是一種概括。
自秦漢之際產生筆劃至三國楷書成型,兩晉南北朝是楷書發展的勃興時期。王羲之楷書為其代表之一。經魏楷為代表。北朝書法的勃興是楷書興旺的標誌。其質樸雄強的藝術風格。與南方的秀麗典雅。雙峰對峙。楷書鼎盛時期限在盛唐承隋楷風格之變。各書家各顯其個性體貌。中唐顏真卿以雄風創新;晚唐柳公權以“柳骨”相媲美于“顏筋”。凡此三變。形成唐楷之大貌。五代。宋。元。明。清是楷書式徵期。書家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都未能突破晉唐楷書已有的格局。楷書式微的另一些原因還有:印刷文化的興起。楷書的審美表現性和抒情性均不及行草書。
轉載世界藝術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