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hkjc app中文下载官网-hkjc app中文下载开户-hkjc app中文下载注册

當代藝術家—李苦禪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24日訊】
李苦禪,原名李英,號勵公,我國當代傑出的大寫意花鳥畫家、書法家、人民的美術教育家。1899年1月11日(戊戍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東省高唐縣李奇莊的一個貧農家庭。少年時,在民間藝人的影響下,走上了艱苦的藝術征途。

1919年到北京,先入北京大學附設的“勤工儉學”(又名法文專修館),半工半讀堅持學習。同時,又在北京大學附設的“業餘畫法研究會”,向徐悲鴻先生學習素描與西畫。

1920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中文,1922年轉到“北京國立藝專”西畫系學習。這期間,經常靠晚間拉洋車維持生活。為此,同學林一盧贈他“苦禪”二字為名(苦,即苦難的經歷;禪,古稱寫意畫為禪宗畫)。1923年,拜齊白石翁為師。此時,齊翁名氣尚微,加之當時北京摹古風盛,唯齊翁別開生面,大膽創新。因此,頗受譏議。

1925年,于“北京國立藝專”畢業,任北京師範學校的教授,兼任保定第二師範教授。1930年,應聘到杭州藝專任國畫教授。

抗日戰爭初期,北京淪陷,李先生極為激憤,辭去一切“公職”,隱居前門老爺廟與西城柳樹井二號,因他平日與愛國志士交往甚密,於1939年被捕入獄,嚴刑拷打,堅貞不屈。

抗戰勝利後,1946年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1949年,北京解放後改為兼任教授,李先生于1950年上書毛主席,請求安排工作,毛主席當即寫信給徐悲鴻院長,並派秘書前去看望,隨即李先生被安排到“中央美術學院”附設之“民族美術研究所”任研究員。爾後又調至該院的國畫系任寫意畫教授。

“文革”期間,李先生慘遭迫害,被誣為“反動學術權威”,關進“牛欄”,經受百般折磨,之後又被下放到農村勞動。

1972年敬愛的周總理派人請老畫家作畫,李先生被邀請參加,三年中為國家作畫三百餘幅。

“文革”後,李先生恢復了名譽。繪出《紅梅怒放圖》、《晴雪圖》等等,爾後,又任“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與政協第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1年投入科教片“中國花鳥畫”、“苦禪畫鷹”與“苦禪寫意”的拍攝工作,將畢生寶貴藝術經驗毫無保留地付諸銀幕,獻於子孫後代。期間,創作了巨幅“墨竹圖”與“盛夏圖”等傑作。

1982年春赴廣東經濟特區訪問,非常興奮,深感中華振興有望,立下了百幅創作的壯志。

1983年春,有關部門舉辦李苦禪教授從事教育事業六十年祝賀大會。6月8日應邀為日本長崎孔子廟書寫了巨聯:“至聖無域澤天下,盛德有範垂人間”。

1983年6月11日淩晨一時做古。

圖文轉載世界藝術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翻出一幀舊照 沉坐沙發 思緒飛回從前場景 空氣開始凝結
  • 家庭關係是電影創作的永恆題材,翁子光執導的《爸爸》、祝紫嫣執導《但願人長久》、賈勝楓的《流水落花》三部電影都是以親情為主題,聚焦於不同的家庭背景與親子關係,展現家庭內部的矛盾、創傷與難以割捨的愛。人生聚散有時,但血濃於水的情感,為子女的無私付出,面對命運逆轉,親人之間的情感掙扎與遺憾,香港在大時代下的愛與痛,都引起觀眾共鳴。
  • 放眼世界亂鬨鬨 其實皆在掌控中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湖光一鏡鳥嘰喳,他鄉尋景忽如家。 鴨戲波心分碧水,風舞繁花輕作畫。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踴騰物價日驚聞,惡性通膨席捲紛。
  • 浪濤將時間 彈回現今 我在防波堤畫上圈圈 待花好月圓
  • 愁心朝喚出愁城 總被犬狼凌 無端又惹千絲亂 眼容處、飛絮無寧
  • 武林奇才、修煉高手不斷提升自身修為境界,下山歷練除三害,一系列情節曲折、扣人心弦的傳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只見遠遠地從天山上飛來數十把長劍,呈扇形劍陣,劍上全是清一色青衣道人。為首一人青衣道袍,頭戴綸巾,面容清秀,腰佩古劍,衣袂飄飄,仙風道骨。
評論